一個產品應配套一個標準
據悉,我國“十一五”期間已實施了22項高耗能產品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涉及火力發電、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和石油化工5大行業。這些標準都是強制性的,標準分別規定了單位產品的能耗限定值、新建準入值和能耗先進值。
“僅僅由于22項標準實施而被淘汰的高耗能企業或生產線,當年就節約了兩億噸標準煤。”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研究員陳海紅解釋道,能耗限定值和新建準入值是強制性的,能耗限定值是按照淘汰20%~30%的落后產能設定的。
現在,中國標準化研究院組織制定的多項單位產品能耗限額和清潔生產國家標準也正在加緊制定。在我國諸多方面的節能減排國家標準中,能耗限額、取水定額和清潔生產都屬于國際首創,而且取得顯著成效。
但是,趙鵬高在發言時強調,“我們有很多的節能產品,一個產品對應一個標準的話,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面臨的壓力也很大。”
趙鵬高副司長指出,5年前的節能工作跟現在的工作要求已經不一樣,現在節能減排沒有強制性標準是行不通的。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方面要符合《“十二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根據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的部署,真正把節能減排的標準體系建立完善起來。但同時要避免標準打架的情況發生,做到國家有國家的標準,行業有行業的標準,企業有企業的標準,這樣標準才能順利實施。
據悉,中國減排標準化技術聯盟將自身定位為“致力于推進中國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集公益性、服務性和學術性為一體的非盈利性技術組織”,近期聯盟主要在節能減排標準化研究、技術服務、打造交流平臺、組織公益活動、建設宣傳渠道等方面開展工作,目前已經有多家高校、企業申請加入。
“十二五”規劃綱要最大的亮點就是要進行能源消費總量的控制。首先體現在節能減排的碳交易上,如果沒有技術標準就無法碳交易。趙鵬高對聯盟未來的工作提出希望時也強調,他希望聯盟能發揮其權威性作用,為節能減排標準化工作服務,尤其在節能減排碳排放交易方面,要早謀劃,早研究,早制定標準。
最后趙鵬高表示,制定一個標準需要很長的時間,實施起來也有難度。如果制定的節能減排標準太高,企業技術水平達不到要求,也會導致標準無法實施。每一個標準制定出來之后都應該馬上發揮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