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雙高”問題外,多晶硅的生產技術不高也是限制其發展的重要原因。我國多晶硅企業生產技術與國外主要競爭對手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綜合生產能耗比較高,對副產物的綜合利用率與國外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這也使得我國多晶硅平均生產成本高于國外先進企業。多數企業生產成本在40美元/千克以上,而國外的先進廠家生產成本已低于30美元/千克,另外我國多數多晶硅企業投產規模不大,投產時間不長,產品的品質和穩定性有待進一步提升。
此外,我國多晶硅產業仍需擺脫傳統加工業的影響。我國多數多晶硅企業剛剛成立,從國內外引進技術人員進行設計和指導,然后通過購置生產設備以進行生產,其經營模式仍然秉承著我國電子加工制造業的傳統,主要進行來料加工,企業鮮少有自己的技術團隊、研發隊伍或核心生產技術。雖然多晶硅產品主要應用于半導體產業,但多晶硅的提純更多屬于化工行業,屬于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如果從“大化工”角度來看,多晶硅產業只是化工生產中很小的一部分。我國“大化工”產業非常發達,如果善用我國在化工行業的經驗,助力我國多晶硅產業,一方面可以保證生產原料,另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其生產副產物,提高產品附加值。其實國外的先進多晶硅企業無不歸屬于化工集團或本身控制有其他化工企業。
最后,我國多晶硅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多數多晶硅企業于2005年后成立,生產技術和生產設備以從國外引進為主,在生產層面的影響力不足,缺乏權威性的人物。
大企業戰略
首先,我們應該鼓勵成本低、競爭力強的多晶硅企業壯大發展規模。多晶硅產業是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技術門檻較高,從國外多晶硅產業的發展經驗看,大企業在產業發展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只有通過大企業對技術和生產的持續投入,才能在國際市場中保持競爭優勢。鼓勵我國生產成本低、競爭力強的多晶硅企業依靠技術進步、優化存量、擴大生產規模等方式,實施“走出去”戰略,積極參與國際產業競爭。
其次,要鼓勵多晶硅項目在西部資源(34.51,0.36,1.05%)能源豐富地區落戶。多晶硅生產提純所需的能耗較高,目前電力成本約占據了多晶硅成本的30%~40%。我國西部地區石英礦儲量高,能源資源豐富,電力成本較低,非常適合發展多晶硅產業,以實現能源的就地轉換,提高能源產品的附加值。在新疆等西部地區發展多晶硅產業,也是響應國家西部地區大開發的號召,有利于獲得政府部門的差異化政策支持。
再次,鼓勵多晶硅企業兼并重組。多晶硅行業的發展已經有50年的歷史,但長期以來,國際市場上的多晶硅主要由七大廠家供應。而目前我國已投產的多晶硅企業在70家以上,一些企業存在能耗高、排放大等問題。相關主管部門應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整合現有的多晶硅資源,實行集約化開發經營。鼓勵生產成本低、競爭力強的企業兼并改造效益不佳、生產存在問題的多晶硅企業。
最后,我們要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溝通作用,積極推動中國光伏產業聯盟工作的開展,聯合行業主管部門、企業界、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有效整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促進多晶硅企業間的合作,加強行業協作和自律管理;圍繞降低產品成本、推動節能減排、完善產業配套,搭建中國光伏產業合作發展的平臺,擴大行業交流空間,共同研發關鍵技術,分享自主創新成果;做好政策建言和溝通宣傳工作,積極提升我國光伏行業總體形象,更好地應對和參與國際競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