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國工業能耗占全國一次能源消費的71.3%,其中高耗能行業占工業能耗的80%左右。同時,高耗能的一般加工工業生產能力過剩,工藝、技術和設備落后狀況較為嚴重,增加了能源消耗。
近年來,交通運輸結構中道路、航空等能耗較高的運輸方式所占比重越來越高,大中城市小汽車發展過快,耗油量增長迅速。
報告建議,要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發揮科技創新對節能的引領支撐作用:
——把結構調整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發展服務業和高技術產業,抑制重化工業過快增長,嚴格限制高耗能產業發展,加快淘汰落后產能。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強新能源、新材料、新裝備等節能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推廣和產業化應用。加快推進以節能降耗為核心的企業技術改造,依靠技術革新和加強管理,深挖節能潛力。大力發展水能、風能、太陽能、核能等新能源,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
——落實、完善和制定切實有效的財稅政策,把節能環保型新興產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建議國務院有關部門盡快出臺我國淘汰白熾燈的時間表,積極推行城市綠色照明。加強節能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開發,推動節能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問題三】政策鼓勵措施缺少,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不到位
執法檢查組發現,由于缺少政策鼓勵措施,節能效果明顯的LED燈等,因市場價格偏高,在國內應用較少;由于對可再生能源建筑和綠色建筑方面的稅收優惠、銀行貸款、用電價格等配套政策不完善,目前建筑使用者、開發商的積極性都不高。
2009年,北方采暖地區超過50%以上的新建建筑沒有依法安裝供熱計量裝置。目前,北方采暖地區有超過20億平方米的既有建筑急需節能改造,但已完成的節能改造面積還不到5%。執法檢查報告指出,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不到位,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任務艱巨。
除此之外,公共建筑空調溫度控制制度執行不力、農村地區建筑節能標準尚為空白、部分地區未把建筑節能納入本地區節能目標考核體系、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領域的應用比重較低……
報告建議,要努力提高建筑用能效率:
加大對新建建筑執行節能標準的監管力度,特別是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建筑節能標準;繼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擴大既有建筑節能改造規模和范圍,加快推進北方采暖地區的供熱計量收費改革;做好城市的規劃、建設和管理,提高城市建筑壽命,控制不合理的建筑能耗;穩步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建筑應用,加強對可再生能源利用全生命周期的分析研究,積極推廣節能效果明顯、群眾歡迎的節能技術;重視農村節能,研發推廣價廉適用、有質量保證的節能建筑材料、產品和技術,提高新型墻體材料利用率,發展太陽能、沼氣和秸稈等可再生能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