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處理:脫硫之后看脫硝
“十一五”規劃中把二氧化硫作為控制重點,催生了大氣脫硫產業的快速發展。目前,氮氧化物納入“十二五”的減排指標已無懸念,因此光大證券分析師崔玉芹預計火電脫硝強制和脫硝補償電價在“十二五”期間有望出臺,使得火電脫硝機組從2009年末的5000多萬千瓦增長到2015年2.5億~3億千瓦。目前,在火電廠脫硝技術中,SCR技術成熟,脫硝效率高,是火電廠煙氣脫硝的主流技術,催化劑是SCR技術的核心。九龍電力擁有一條年產10000立方米的SCR脫硝催化劑生產線,作為中電投集團的環保平臺,中電投集團承諾將向九龍電力持續注入環保資產,并剝離發電資產,公司將徹底轉型為環保企業,主營脫硫工程EPC、火電廠脫硫運行、脫硝催化劑生產、核廢料處理等。
龍源技術擁有原創的煤粉鍋爐等離子體點火及穩燃技術,為世界領先水平,等離子低氮燃燒技術可將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降低到150左右甚至更低,能夠滿足國家重點地區的排放要求。招商證券認為,隨著脫硝政策和電價補貼政策的出臺,公司的等離子低氮燃燒技術將在脫硝市場上充分發揮優勢。
固廢處理:下一個“污水處理產業”
從全球來看,固廢處理和污水處理是環保產業最大的兩個子行業。銀河證券分析師馮大軍認為,固體廢棄物對環境影響表現為遲緩性和曲折性,我國固廢處理產業發展明顯遲于污水和大氣污染治理,未來5年我國將進入固廢處理設施建設高峰期。固廢處理有望發展成為下一個“污水處理產業”,是環保行業未來的主要增長點。有券商預計,“十二五”環保規劃中投資需求將超過3萬億,其中固廢治理投資需求相比“十一五”有望翻兩番,達到8000億的規模。
桑德環境是目前A股市場上惟一一家以固廢處置為主業的上市公司。作為固廢領域的龍頭企業,不管行業未來主流技術方案是垃圾焚燒還是綜合處理,公司都有強大的競爭實力。桑德環境擁有北京阿蘇衛、上海青浦等大規模的示范性項目,尤其在危廢處理領域,公司更是具有先發優勢。因此,面對快速膨脹的固廢工程建設大市場,公司具有承接項目的優勢,將能在其中分到一大杯羹。長遠來看,桑德環境有更宏大的計劃,努力將一個城市內所有的固廢進行集中處理,打造城市基礎設施和固廢處理綜合體。通過集中處理的方式,可以節約固廢處理占地約90%以上,綜合成本也會隨之降低。若公司打造城市固廢集中處理區計劃實現,將推動公司超預期增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