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碳排指標將納入企業考核
“今年工信部已經公告了18個工業行業共計2087家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下一步將把碳排放指標納入到考核企業產能先進與落后的標準當中,并按照這個綜合指標來淘汰落后產能。”高東升透露。
他認為,中國的工業產品絕大部分要出口,而國際社會都開始考慮加征碳稅、碳關稅等,一旦中國企業達不到相關指標,將很難應對國際市場競爭。
“十一五”期間,由于只設立了單位GDP能耗下降20%左右的約束性目標,有些地方在執行過程出現了前松后緊的現象,少數地區甚至采取了一些錯誤的做法。據悉,針對這些經驗和教訓,“十二五”規劃將出臺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單位GDP能耗強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非化石能源比重、森林面積、蓄積量等多個節能減排的約束性指標。這些指標會分配到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并落實到一些具體的企業和單位。
“在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標上,“十二五”期間將在“十一五”基礎上增加氮氧化物和氨氮化物。”高東升說。
同日,中國化工信息中心副總工程師徐京生印證了這一說法。他透露,氮氧化物會列入“十二五”節能減排的總量控制范圍,而控制氮氧化物的實質就是“脫硝”。今后會像強制“脫硫”一樣實施強制“脫硝”。
環保部污染排放總量控制司司長趙華林11月29日表示,主要污染物約束性指標將由兩項擴大到四項。中國“十一五”兩項約束性污染減排目標是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在2005年的基礎上減少10%。
能耗統計口徑不一
“狠抓節能是減少碳排放最現實的選擇,節能涉及到眾多領域,如工業節能、建筑節能、交通節能,能源的梯級利用和智能電網的改造等等。”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玉慶在論壇上表示,“這些方面都大有可為。”
但他表示,根據權威部門的數據統計,2009年我國工業能耗占到經濟社會總能耗的71.3%,建筑使用能耗占到26%,僅這兩個數據相加,已經占到社會總能耗的97%。
“可能有個別地方的統計存在一些重復,但這里所講的建筑使用能耗,并沒有包括建材的生產和建造過程中的能耗。” 王玉慶說。
他認為,應變“單位控制”為“能源增量的總量控制”。“以單位能源消耗強度計算的減排目標受GDP的影響,變數很大,不易考核和衡量。以能源增加的總量作為低碳發展的控制目標會更有成效,更能體現我們的決心。”王玉慶說。
據工信部估算,18個重點行業中落后產能占總產能的15%到25%,各個行業比例不一樣。“要大力支持企業的技術改造,用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在建筑使用能耗上,要嚴格執行并逐步提高國家建筑節能標準。加快耗能建筑的節能改造,亦是建筑節能的當務之急。” 王玉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