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求資源高效利用,不僅是鹽湖集團一家企業追求的目標。鹽湖集團所在的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第一批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的13個產業園區之一。州內其他許多企業也都在積極探索資源的循環利用。
有關專家認為,中國資源總量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這一現實決定以“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為特征的“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物排放”物質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難以維系。事實證明,有效的循環經濟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社會、環境、資源效益。
中國十大鋼廠之一的萊蕪鋼鐵集團,不僅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污水進行有效處理和綜合利用,還建成生活污水處理廠,對職工宿舍區生活污水資源化利用。
用煤炭煉焦后的焦爐廢氣制取甲醇、用甲醇合成后的馳放氣制取液氨……煤氣資源在吉林省白山市東圣焦化有限公司環環相接的產業鏈條中被“吃干榨凈”。這種以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為特征的循環經濟產業格局在白山市已經初具規模,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產生了巨大的生態效益。
為鼓勵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今年1月1日,國務院還頒布實施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對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企業規定了多項扶持措施。
但是,科研水平滯后已成為制約中國企業實現資源高效利用的一個瓶頸。李小松表示,雖然他們企業內部設有專門的科研團隊,并和國內一些科研機構合作對一些項目進行重點攻關,但目前研發的速度依然遠遠趕不上發展的速度。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