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1)進一步落實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最清潔的電能是節約下來的電能”。要大力推行資源節約的基本國策,堅定“開發與節約并舉、節約優先”的能源發展方針,積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特別是要大力鼓勵節能技術研發,普及節能產品,提高能源管理水平,完善節能法規和標準,不斷提高能源效率。同時,要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積極促進電力與環境的協調發展。只有堅持在發展中實現保護、在保護中促進發展,才能實現電力工業的可持續發展。
(2)堅持科學規劃、統籌發展
我國陸續頒布了《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當前的關鍵重在落實。建議政府能源主管部門要致力于統籌能源工業的供應和需求管理,統籌能源工業各領域之間協調發展,以統籌的科學規劃正確引導能源工業向低碳方向科學發展。這是在滿足高速增長的能源需求和電力需求的前提下,加快實現低碳化轉型的戰略保障。要大力發展水電等可再生能源,積極推進核電建設,科學發展替代能源,鼓勵開發煤層氣,優化能源結構,實現多能互補,同時,要切實推廣節能經濟調度,促進能源工業的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
(3)通過立法繼續深化能源體制改革,加快完善能源價格機制
完善法規體系,優化電力結構,規范電力市場,是中國低碳電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可再生能源法》已經頒布實施,配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電力法》正在抓緊修訂,《能源法》(草案)也已征求意見。建議在加強立法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能源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國家能源管理體制和決策機制,注重政策引導,重視信息服務。深化電力投資體制改革,建立和完善投資調控體系,進一步強化能源資源的規范管理。
價格機制是市場機制的核心。面對日益嚴峻的節能減排形勢,要下決心、下大氣力,積極穩妥地推進包括電力在內的能源價格體系的改革,逐步建立能夠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市場供求關系和環境成本的價格形成機制,正確引導能源的消費、生產等環節向節約、環保、低碳方向發展,特別要加大對清潔能源扶持的力度,用經濟杠桿來實現低碳電力發展的目標。
(4)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的科技創新體系
低碳經濟是經濟發展方式的徹底轉變,是經濟發展道路的革命。實現這一轉變,必須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我們要充分依靠能源科技進步,以企業為主體,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走產學研相結合的道路,建立創新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技術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能力,突破低碳能源發展的技術瓶頸,提高關鍵技術和重大裝備制造水平,開創能源開發利用新途徑,增強發展后勁。
華能技術經濟研究院與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等單位合作研究中國低碳電力能源體系課題,著手建立能源供應戰略方案及其環境綜合影響模型,希望按照綜合成本最優的原則,通過數學模型的定量計算分析,分近、中、遠期,提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技術路線,制訂未來能源可持續發展的技術路線圖,并提出相應的政策建議。
總之,通過培育鼓勵低碳的法律和政策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低碳電力”發展戰略,建設完善的低碳電力能源體系,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積極研發、應用和推廣低碳電力技術,中國就一定能夠踏上一條具有特色、符合國情的低碳電力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