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煤為主
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中國形成了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石油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供應新格局。
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2009年,中國能源消費總量折合成標準油為21.46億噸,人均消費能源1.61噸標準油,約為美國的五分之一。
中國也是能源生產大國,能源總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0%以上。
近年來,中國新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新增速度居于世界前列,但是目前在中國一次能源中僅占8%左右,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化石能源的使用還會持續相當長一段時間。
煤炭占中國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高達70%左右,遠高于世界平均29.2%的水平。中國單位GDP的煤消耗量是日本的15倍,是美國的8.7倍。
專家指出,廉價的煤電令中國對煤的依賴程度加大。在中國,煤電的價格只是風電上網價格的一半。
雖然2009年,中國人均溫室氣體排放只有5.5噸,不到美國的三分之一,但煤炭利用率低,二氧化碳排放強度高,所以中國應對氣候變化面臨嚴重的任務和挑戰。
再創輝煌
今年7月,國家能源局將經過多次修改的“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上報國務院審批。規劃期為2011-2020年,規劃期累計將直接增加投資5萬億元。
“這個規劃不僅包含了先進核電、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這些新的能源資源的開發利用,還包括了對傳統能源的升級變革,比如說潔凈煤、智能電網、分布式用電、車用新能源等技術。”國家能源局規劃發展司司長江冰透露。
“我們將重點發展三類非化石能源。第一是核電,第二是水電,第三是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能。”江冰說,“到“十二五”末期,水電和核電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接近9%,風電、太陽能和生物質能接近2.6%。天然氣消費總量達到8.3%。”
“對應的煤炭消費比重可能將由目前的70%以上下降到63%左右。中國的能源消費結構將得到明顯優化。”江冰說。
9月,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了《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會議確定了節能環保、新能源等七個產業為戰略性新興產業。
國內最大的風電設備生產企業——華銳風電科技股份(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陶剛表示,隨著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發展的政策穩定性進一步加強,作為新能源產業核心的風電、核電、光伏、生物質能等新能源企業將迎來更大發展。“從宏觀的層面來看,國務院常務會議首先明確了新能源等產業的戰略地位。這對產業政策的長期穩定提供了有力的保證。”
在達坂城,王文啟多年的夢想將再度變為現實。今年,將有5個風電項目同在新疆落地,其中4個將落戶達坂城風區。這5個風電項目將新增165臺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年發電量可供62.5萬戶居民使用一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