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石先生的房屋面積和裝修需求,三家地暖企業都及時地為他做了具體的方案,并提供了參考報價。“原來以為裝個地暖差不多2萬元左右,可是這三家居然報價差得那么多,低的才1.8萬元,高的卻要3萬元出頭。”石先生說,這三家地暖企業對報價都有各自的說法,可是最高報價和最低報價之間相差1萬多元,讓他不知道怎么選了。
石先生說,由于這些地暖企業所采用的鍋爐、管材、分水器都不大一樣,沒辦法直接放在一起比較。他們對各種管材的優劣介紹也不一樣,讓他根本無從判斷。
那么,地暖的價格差異到底為何來去這么大呢?東亭友誼路上一家地暖公司負責人陸經理告訴記者,地暖的價格與鍋爐、分水器和管材等所用原材料有很大關系,這根本不是普通市民能分辨的。
據陸經理介紹,目前無錫從事地暖行業的公司有好幾十家,但多數規模較小,經營的產品品質也是參差不齊。對于客戶而言,如何選擇一個好的地暖公司的確是一件頭疼的事。而在產品價格上也暗藏著種種貓膩,光是保溫材料一項,就有三四種檔次,最次的與最高檔的相差20元/米,有的小公司往往以次充好,使得地暖的熱輻射效果大打折扣,能耗也隨之增加。陸經理表示,真正的好地暖,是好的產品加好的溫控裝置,加上合適的功率、好的設計施工,才能使能耗最低、產品效能最大。
并非所有地板都宜做地暖
隨著地暖的興起,市場不斷發展,然而在新產品、新概念的大量涌現中,卻令消費者莫衷一是。
日前,記者走訪了錫城的幾大地板專賣店,只要一說地熱采暖,銷售人員會馬上拿出三至五款地板,然而這些地板從表面看來與普通地板并沒有太大的區別。“地暖地板與普通地板有什么不同?”面對記者的提問,很多銷售人員并不能給出準確的答復,而是避重就輕,轉而介紹產品性能。
記者采訪時發現,所謂的地暖地板,有的厚度為8毫米,而有的則達到12毫米,從產品上講,有的是強化地板,有的則是復合地板,產品種類繁多,品牌千差萬別。
“并不是所有地板都宜做地暖地板。”生普地暖公司的劉經理表示,適用于地暖要求的地板要滿足四大要素:地暖傳導性、尺寸穩定性、防污環保性和使用耐久性。目前行業尚無統一標準,相關部門正在加緊制定。
產品賣座,市場自然也就異常繁榮。記者在各大建材市場采訪時發現,用于地熱采暖的地板不僅種類繁多,名稱也是五花八門:“采暖地板”、“地采暖地板”、“地熱地板”、“耐熱地板”、“抗熱地板”、“抗地熱地板”……叫法漫天飛,讓人眼花繚亂,不知所措。
“都說自己家的地板適合地熱使用,可同樣的東西,為啥出了這么多種叫法呢?到底哪家是真哪家是假?”逛了一圈地板市場的消費者小王一臉茫然。“很多地板的叫法并不科學,用于地熱采暖鋪裝的地板應該統一稱作‘地暖地板’。”劉經理指出,名稱混亂,缺乏有效監管和統一規范,是目前地暖地板市場存在的普遍問題。他強調,地暖地板是適用于地面輻射供暖系統鋪設,并通過板面向居室傳遞熱量的木質地板。
安裝前綜合考慮支出
對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言,地暖仍是個新鮮而模糊的概念。雖然地暖企業一直打著健康節能的理念,不過由于市場剛剛起步,整個市場并不如空調等其他取暖設備市場那樣規范。正是由于這個產品的特殊性和專業性,使得一些市民很難選擇,也就給了一些雜牌地暖企業生存的空間。所以,業內人士還是建議消費者找規模較大、口碑好的地暖企業來安裝。
另外,安裝地暖后的采暖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支出,消費者可根據后續采暖費用綜合考慮使用什么樣的采暖設備。以一戶三室兩廳的房子為例,如果使用燃氣鍋爐為采暖設備,每月的采暖費用需要1200元左右。而使用地源熱泵系統采暖設備,月采暖費只要600元左右,但安裝費卻是前者的一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