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關閉的工廠
出事的工廠名為武岡市精煉錳加工廠,這家始建于2000年的工廠,在當地百姓的眼里有著深厚的背景,與政府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黃再禮說,老板劉忠武在當地是個很橫的主兒,在武岡沒有不知道的。
錳加工廠位于橫江村與雙江村交界的地方,一座占地面積不到2000平方米的廠區。廠門上方貼著“招財進寶”4個大字,周圍沒有任何廠牌或廠名,院內堆積著大量礦石和廢渣。四柱沖天的煙囪已經停止了冒煙,大門處附近,張貼著武岡市環保局開具的“關于對我市冶煉企業實施停產整治的通知”。
文坪鎮橫江村一名村民說,一到下雨天這些堆積在廠內外的礦石就會匯集成“黑水河”流進農田,莊稼因此變得枯萎。平時工廠開工的時候,刺鼻的濃煙更是難以忍受。該村民表示,此前曾就農田污染問題向有關部門投訴并請求過賠償,但劉老板讓他們找環保局,此事從此沒了下文。
官方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工廠于2008年3月開工建設,5月投資試運行,但試運行的時候并沒有通過環評。2008年3月,武岡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對其進行了行政處罰,并要求其申辦環評手續。同年11月,在屢次警告無效的情況下,武岡市環保局責令該廠停止生產,限期補辦審批手續,但該廠并未理會,又繼續生產1個月至今,其間武岡市環保局環境監察大隊曾多次到現場調查處理,并進行監測。
武岡市政府辦副主任曾昭訓介紹說,這家工廠原址在龍溪鎮,由于環保原因,該廠一直處于停建狀態。2008年搬至文坪鎮,主要使用洗鐵錳粉、電解錳或錳原礦、生石灰為原材料,設計年生產能力為15000噸。
“該廠興建了配套的污染治理設施,可期間并沒有辦理環評。至于為什么沒有停產,怎么立項、建起來的問題較為復雜。”但曾昭訓表示,可以肯定精煉錳加工廠是屬于違規建設、違法生產的非法企業。
冶煉廠在每個鎮都有不少。比如司馬沖鎮今年又新開了兩家冶煉廠,一家離鎮街500米左右,一家離鎮街2000米左右,兩家都還沒有取名。僅鎮街附近就集聚了4家冶煉廠,7個高爐。
“冶煉廠不斷排泄廢氣、污水,田里的禾苗、河溝里的魚和蝦早都死光了,連泥鰍都沒有了”,村里的井水也受到污染。黃再禮說,由于多年來井水已不能飲用,鎮里就架了一個單獨的管道,從附近的大圳壩水庫引水供村民們吃用。
“血鉛事件”后,司馬沖鎮上開了四五年的武岡市錳業公司的4個高爐也已停產,另外的大圳制管廠、勒石鐵合金廠、金泰鐵廠三家從8月12日起被通知停業整頓。
“要不是這次事情鬧大了,關停這些工程不知道還要等到什么時候。”
2009年8月27日凌晨4點50,倉惶出逃的劉忠武向武岡市公安局自首。與此同時,武岡市環保局副局長戴文名、原文坪鎮國土所所長左新文、文坪鎮橫江村黨支部書記劉叢治因違紀問題遭免職,并被立案調查。武岡市環保局環境管理股股長、人秘股股長等3人也被立案調查,而由武岡市紀委和檢察院成立的聯合調查小組也依法傳喚了6名涉案人員和8名相關人員。
政府與民眾
鉛是人體惟一不需要的微量元素,它是一種穩定的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在環境中可長期積累。
武岡市人民醫院一名醫生透露,鉛可通過血液進入腦組織,損害小腦及大腦皮層,干擾代謝活動,使營養物質與氧氣供應不足,引起腦小毛細血管內皮層細胞腫脹,進而發展成為彌漫性腦損傷。積蓄的鉛能阻礙血細胞的形成,導致人的智力下降,學習、工作成績低落;蓄積到一定程度時會使人出現精神障礙、噩夢、失眠、頭痛等慢性中毒癥狀;嚴重者還可有乏力、食欲不振、惡心、腹脹、腹痛或腹瀉等。
她表示,現在的鉛污染主要來自一些冶煉廠和化工廠,比如說,湖南是有色金屬大省,也是冶煉大省,所以湘江流域的重金屬污染比較嚴重,主要表現為鉛污染和鎘污染。
公開數據顯示,僅2007年,湘江流域排放工業廢水就達5.67億噸,生活污水11.19億噸。尤其是重金屬汞、鎘、鉛、砷等排放量十分突出,湘江重金屬污染正一步步威脅著流域附近4000萬人口的飲用水安全以及生產安全。
2009年8月21日,黃再禮和劉桂芳等人拿著檢測報告找到鄉里,希望政府能徹底解決這一問題,但很快就被鄉里駁回。
劉桂芳說,鄉里告訴她這沒什么問題,別大驚小怪。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