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試點建設任務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今年國家正式批復了《2009-2015年全國小水電代燃料工程規劃》,全面啟動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水利部水電局局長田中興介紹,按照工程規劃,到2015年,確保解決170萬戶、677萬農村居民生活燃料問題,新增代燃料電站裝機170萬千瓦。可以預見的是,當這些計劃如期完成時,我國偏遠缺電山區的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將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小水電代燃料工程是解決農民燃料和長遠致富的生態工程,但是代燃料電讓農民用得起、用得好、長受益是關鍵。在27日召開的全國小水電代燃料工程建設現場會上,水利部副部長胡四一要求,代燃料電站由代燃料項目法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接受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監管,項目法人要與供電公司簽訂并網和供電協議,明確上網電量和電價,確保代燃料供電長期穩定。供電公司還要與代燃料用戶簽訂用電協議,明確代燃料電量、電價和安全用電等。
“小水電代燃料項目是社會公益類項目,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中謀取私利。”胡四一表示,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小水電代燃料建設,項目法人要千方百計降低建設費用和運行成本,要落實就近直接供電或借網供電,按成本價收取過網費,降低供電加價,最大限度地降低代燃料到戶電價,使農民得到實惠,生態得到保護。此外,小水電代燃料涉及廣大山區農民的根本利益,需要農民的參與、支持和配合,要成立以代燃料戶為主體的小水電代燃料用戶協會,對小水電代燃料工程進行民主管理和監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