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生態系統遭破壞,土地荒漠化、植被覆蓋率降低,地面吸收的太陽輻射會減少,青藏高原熱源作用減弱,會引起亞洲夏季風強度變化,造成印度北方干旱、加劇中國夏季降水‘南旱北澇’分布。”他說。
他說,凍土退化還會威脅凍土區工程建筑,如青藏鐵路、青藏公路、青康公路等,“路面變形將是影響多年凍土區地面交通的主要問題”。
凍土專家、中科院院士程國棟表示對該鐵路的路基冷卻技術很有信心,“過去3年青藏鐵路下面的凍土層并沒有融化,我相信青藏鐵路至少還可以安全運行50年”。
秦大河說,青藏高原氣候變暖也有積極影響,“氣候變暖使農作物生長季延長,有利于冬小麥等喜溫作物面積擴大和復種指數提高,還延長了旅游的適宜時間”。
作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橫跨中國、印度、尼泊爾、不丹等國,是歐亞大陸主要江河的發源地,是亞洲27億人口的生命源泉。
希爾德說:“亞洲國家應當加強區域合作、展開系統研究,尋找減緩氣候變暖的辦法和應對氣候變暖的舉措。”
秦大河認為,氣候變暖已經成為很多國家和地區必須面對的殘酷現實,但不是一個國家、一個區域就能單獨解決的問題。
他說:“最近50年的氣候變暖主要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引起的,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排放。這是全球性的問題,需要國際社會的共同關注和實際努力。” 繆曉娟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