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用工業廢渣代替部分水并使用輕集料制造混凝土空心砌塊
混凝土空心砌塊具有自重輕、施工方便、提高工效與造價較低等優點,是一種較適合中國國情的可持續發展的墻體材料。這種墻體在使用中出現的熱、滲、裂等問題,是可以通過提高產品質量,采取有效的墻體構造措施予以解決的。
混凝土砌塊在建筑施工方法上與黏土磚相似,在產品生產方面還具有原材料來源廣泛、可以避免毀田燒磚并能消納部分工業廢料、生產能耗較低、對環境的污染程度小、產品質量容易控制等優點。砌塊建筑具有安全、美觀、耐久、使用面積較大、施工速度快、建筑造價與維護費用低等綜合特色。
例如粉煤灰空心砌塊,其研究開發的特點是:
(1)在小型空心砌塊中,把粉煤灰作為小砌塊的原材料組分而不是替代物,粉煤灰的用量大,其用量可高達80%;
(2)研究利用Ⅲ級以及灰渣混排灰,開展磨細灰的研究;
(3)研究與生產應用緊密結合,使研究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
2.3發展用蒸壓法制造的各類墻體材料其主要優點是:
(1)可少用或不用水泥,以石灰或電石泥代替全部或部分水泥,并摻和相當量的硅質材料,如石英砂(可用風化石英砂、河道沉積砂等)、粉煤灰與礦渣等;
(2)與蒸養制品相比。可使生產周期由14~28d縮短至2~3d;
(3)制品的某些性能優于蒸養制品、如高強度、低于縮率等。
以下4類蒸壓墻體材料有待進一步發展。
(1)加氣混凝土砌塊與條板,容量一般為500-700kg/m3,是兼具一定的承重能力與自身絕熱性的墻體材料。全國加氣混凝土制品的年生產能力已達1000萬m3,但實際產量僅占其1/3左右,且產品以砌塊為主,砌塊與條板的產量比大致為10:1,多數產品用作框架建筑的填充墻。今后應充分發揮已建生產線的能力,提高制品強度、增加條板產量,狠抓配套,加強應用技術的研究、使更多的此類制品用作建筑物的外墻。
(2)灰砂制品具有強度高、尺寸精確、外形美觀、蓄熱性好等特點。迄今全國已有中、小型企業300余家,但絕大多數生產廠規模小,裝備水平低、產品單調(局限于小塊實心磚)。今后應對現有企業進行必要的技術改造,增加產品品種擴入產量。
(3)蒸壓纖維水泥板與纖細增強硅酸鈣板此類產品,目前年產量已達1500萬m2(以厚度6mm計),但多數以石棉為增強材料,主要用作頂或內隔墻板。今后應擴大無石棉板的產量、增加產品的花色、品種、尤應重視開發帶飾面的外墻面板。
(4)蒸壓粉煤灰磚近年已試制成功并已投入生產與使用,以粉煤灰、石灰、水泥、爐渣等作為主要原料,其中粉煤灰摻量可達50%以上。此種磚的濕漲率與干縮率、強度以及抗炭化、抗凍融等性能均優于所有原料與之相似的常壓蒸養粉煤灰磚,故應進一步推廣并用以替代后者。
2.4用工業副產品化學石膏代替天然石膏生產石膏墻體材料
利用各種廢料生產石膏砌塊是今后發展的趨勢,在提高石膏砌塊各種技術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同時,降低制造成本。保護和改善了生態環境。如在石膏砌塊內摻加膨脹珍珠巖、超輕陶粒等輕集料,或在改用a型高強石膏的同時摻入大比例的粉煤灰,或摻加爐渣等廢料以提高產品強度及降低成本,或摻加水泥及采用玻璃纖維增強,或在煙氣脫硫石膏中摻加粉煤灰及激發劑以提高制品耐水性等。
2.5發展符合節能、輕質、多功能與施工便捷等要求的建筑板材
建筑板材既可用作住宅建筑與公用建筑的靈活隔斷,又可用作框架輕板建筑的外墻,有極為廣闊的應用領域。我國今后每年竣工的住宅建筑為10億m2,僅以內隔墻的需求量計,約為4億m2,故建筑板材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將以面向住宅建筑作為市場導向。
近幾年來在我國建材市場上涌現的建筑板材的品種不下30余種、大多數板材品種質量較好,甚受青睞,但也出現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的情況、在使用中發生較多的問題。為此有重點地引導幾種符合節能、輕質、多功能與施工便捷等要求的樓筑板材的發展是非常必要的、有發展前景的建筑板材歸納如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