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國試圖利用新能源穩固霸主地位
從小布什政府開始,美國就把對未來戰略產業的設想納入宏觀規劃,并把目光鎖定在以新能源為核心的新興戰略產業上。金融危機的爆發提升了美國政府對戰略產業的關注力度,奧巴馬政府上臺后不久就推出了“美國復興與再投資計劃”,準備在3年內讓美國可再生能源的產量倍增,計劃在未來10年內投資1500億美元進行新能源開發,并創造500萬個新工作崗位;到2015年新增100萬輛混合動力汽車;到2012年做到風能和太陽能發電量占美國發電總量的10%,到2025年占到25%,實現過去30年才能達到的目標。
美國現階段對新能源構想的核心部分是核能,而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海洋能等的開發也在齊頭并進。截至2009年,美國全國電力生產的1/3來自非碳能源。此外作為對新能源開發的補充,美國還在大力發展各種節能技術。
五、新能源發展仍依賴于補貼式發展模式
新能源發展初期除自身投入成本高、見效周期長、風險大外,還面臨傳統能源的巨大競爭壓力。因此,為推進新能源發展,國外在新能源定價機制方面并非完全按成本直接定價,而是綜合考慮市場因素,通過預測價格、競標、補貼等方式確保執行新能源價格。
新能源企業在政府的支持下迅速發展,但同時也成為其發展的軟肋——一旦政府政策改變將對新能源企業造成最大的風險。發達國家新能源的發展歷程表明,補貼式新能源產業發展模式只能作為新能源開發的引發劑而非長久之計。新能源產業要真正成為未來各國經濟的支柱產業,必須尋找新的科技、資本手段來支持新能源產業發展。
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機遇
一、國家能源委的成立加快新能源建設步伐
新設立的國家能源委是國家高層次的能源決策機構,負責牽頭組織各個部門的領導一起來參與研究能源領域國家層面的大事。國家能源委將加強對能源戰略、能源結構、能源布局、能源政策、能源價格以及國際能源合作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研究,明確發展目標,理清發展思路和工作方向。目前,煤電之爭、太陽能、風能的發展都涉及到價格或補貼問題,一旦理順資源價格體系,將會促進能源特別是新能源持續健康發展。國家能源委還將牽頭制定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將指導能源中長期開發建設,覆蓋時間預計超過20年。國家能源戰略規劃將重點調整能源結構多元發展,發展新能源、核能及生物質能源、水能、風能等。鑒于減排壓力的緊迫性,國家能源委員會的成立將加快新能源建設步伐。
二、《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為新能源規范發展提供法律支撐
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已表決通過關于修改可再生能源法的決定,新的可再生能源法將自2010年4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與原《可再生能源法》相比,重點不再是立法推動新能源,而是協調解決各方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新能源將進入合理、有序和規范的高速發展新時期。修正案既有利于屏蔽新能源裝備制造業的低品質產能,也對未來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奠定了法律基礎。國家將設立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將對新能源行業達到直接補償差價費用和扶持產業的作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