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廠門檻太低了
代理商“變臉”成廠家,在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并非偶然。
據了解,目前,國內有5000多個太陽能熱水器的牌子,質量參差不齊,這給監管部門在管理時增加了難度,也使得不少人瞄準了這塊“蛋糕”,想方設法“撈油水”。
“這也與太陽能熱水器這個行業的特點有關,它還是一個新興的領域。”張先生說,生產太陽能熱水器的技術性含量不高,進入該行業的門檻很低,生產設備要求也不高,三五個人花幾萬元就可以購買零配件進行組裝,然后上市銷售。而真正的品牌廠家,其生產設備的投入少則幾百萬元,多則上千萬元,所用的材質也不一樣。
盡管“品牌”產品令人眼花繚亂,但真正關注售后問題的廠家卻很少。正因為可以縮小售后成本,所以“懂行”的人都樂意掏錢開廠。只要購進零配件,就可以組裝出自己的“品牌”,無需注重產品質量,也無需過問售后服務。
3年前,南寧市民周女士買了一臺太陽能熱水器,安裝后不久,電子儀表就出現問題。她聯系商家,但商家反復推諉。電話打多了,對方干脆不接聽電話。后來,她來到對方原來設在亭洪路的銷售店,卻發現該店已經轉讓。
行業亟待規范
3月8日下午,記者來到南寧市太陽能熱水器的主要銷售地之一——亭洪路,走訪了幾家銷售店。
同樣是20根聚熱管、容量相同的太陽能熱水器,各家售價均不相同,有的賣5000多元甚至上萬元,而有的則賣2000多元,若批量進貨,價錢還可以再砍。記者觀察各家的聚熱管,見里面的涂層有的很厚,有的很??;有的是黃色的,有的則是黑色的。
對此,多個店家稱,出的錢多,買的產品就越有保證。但也不能說一兩千元的產品不好,這種價位的產品也能用,但與幾千上萬元的相比,性能要差很多。涂料厚且是黃色的,質量較為保障;而涂料薄的,則是便宜貨。
桂平市一家太陽能熱水器專賣店的員工說,真正決定太陽能熱水器質量的是真空管內和玻璃管內的涂層和水箱保溫層的厚度。一般來說,這兩樣東西消費者是很難鑒別的,特別是整機出售的產品,是無法看到水箱保溫層里面的材料的。
據介紹,同樣是太陽能熱水器的架子,小廠用的是一般的不銹鋼,而大廠所用的彩鋼厚度就不一樣;同樣是保溫材料,小廠用的是海綿填充(橫縣那家作坊用的保溫材料就是海綿),售價極低,而大廠用的卻是發泡保溫材料,價錢較高,可以達到三天三夜的保溫效果;同樣是聚熱管,小廠用的是普通管,里面的涂料很低劣,只有二三十元一根,而大廠所用的管子,涂的是銅質之類的材料,單一根管子可以賣到上百元。
不少商家坦陳,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目前仍未規范,作坊式工廠越來越多,為了爭搶客源,這些廠家在保溫材料與聚熱管上大做手腳,并以低廉的價格出售,擾亂了市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