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基金潮起云涌
而低碳作為一個新的趨勢,也是各路資本關注的焦點。
“據我們了解,另外一只低碳基金也已經通過發改委的備案了。”劉宇透露。
事實上,除了華澳資本以外,浙商創投已經募集完成一只名為浙商諾海低碳基金,規模達2億元,另外,浙商創投還在與浙江省政府商談發起一只50億元的低碳產業基金,推動浙江省企業的轉型。
“從大方面來講,高能耗與高污染的發展方向不可持續,不光是國家提倡的一句口號,能源的供給是有限的,這種生產方式不可持續。”陳越孟說。
陳越孟最初關注到低碳是在2009年6月份,當時一方面是國內經濟以至世界經濟的轉型,二是年底將至的哥本哈根會議,加上浙商創投本身已經投資過好幾家低碳相關的企業,這使得他考慮發起這樣一只專業的基金。
“首先是團隊對這方面的項目比較熟,另外考慮到專業化的趨勢,我們已經有了幾只基金,為了不影響各個基金投資人的利益,我們考慮地域化與專業化基金來分隔,首先考慮的就是專業化,于是成立了這樣一只低碳基金,”陳越孟介紹。
而東方富海總裁陳瑋曾對本報表示,專業的基金更有利于打造基金的品牌。
從投資的路徑上來看,浙商創投遵循這樣一個邏輯,即“從高碳改造到低碳升級再到無碳替代,減能、降耗、回收、廢物利用再到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新能源與再生能源,這是一個完整的投資路徑”。
而對于未來的市場,陳越孟表示,市場前景是廣闊的,如像一些新材料、新型的制冷劑,使用起來成本會更低,這都是驅使廠家使用的動力,想象空間很巨大。
在投資規模上,從幾百萬到一個多億都會投,但比較偏好一單投資在2000萬到3000萬的項目。
“我們以PRE-IPO為主,今后投的低碳項目,以一些新技術、新的商業模式為主,當然也不排除投資階段略為前移,但總的來說會是比較成熟的項目。”陳越孟說。
另外,浙商創投還在與政府商討成立一只50億元的低碳產業基金,針對國內產業基金面臨低效率的問題,陳表示,“我們的決策機制是非常靈活的,組建的產業基金也由我們來投資,決策方面不會有太多變化,主要是想推動整個浙江經濟的轉型,起到一個示范作用。”
據了解,這一產業基金若成立,也將是國內首只低碳產業基金,其主要的募資對象將是些大的國有機構,在投資的金額方面也會比較大,與浙商諾海低碳基金有比較大的區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