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2009CIHAF中國之家”綠色建筑技術體系,還可留意到,它將“品質人居與低碳生活”作為首要的展示熱點。
“現在房地產行業已經進入品質時代,建造者和購房者都比較理性。而要把建筑品質做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部品使用的合理性。”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顧問總建筑師趙冠謙指出。
中國建筑學會建筑物理分會理事長秦佑國也認同如上觀點,他補充說:“現在及未來房地產行業最強調的一定是品質,而品質就包括綠色、節能、環保等很多理念在內。”
而綠色、節能、環保等理念又是通過很多技術體系來支撐的。據了解,“2009CIHAF中國之家”綠色建筑技術體系提出,除了住宅樓本身的環境營造、技術措施應用以外,資源、能源的節省和對環境影響的降低,也與住宅周邊環境,如周邊建筑規劃布局、周邊交通的便捷性、公共服務設施的完善性、工作場所選擇的合理性及公共建筑內休閑、辦公環境的營造密切相關。
“綠色建筑是一種先進的社會發展價值觀。在綠色建筑領域,不缺乏技術,缺乏的是整合。”開彥認為“2009CIHAF中國之家”為“整合優化”提供了可參考的樣板。
將綠色進行到底
即便如此,設計團隊依然很難保證建筑物在后期運營中達到預期的節能及碳減排目標,因為“建筑交付使用以后的物業管理和行為節能實在太重要”。
為此,“2009CIHAF中國之家”以“全生命周期和可持續發展”為主要理念。在選擇部品之初,就在一定程度上考慮到其在生產過程中的耗能。而在優化設計完成后,將通過模擬計算得出建筑的能耗。
“這還不夠,我們還將提供一套綠色環保管理方案的建議。而當項目真正落地以后,我們還希望對后期數據進行監測,用數據提醒人們應該如何最合理地實現節能目標。細化到居民應該什么時候開窗通風,而不是靠空調調節室內溫度,都能提供詳細的建議。”沈宏明稱。
“我們希望讓業主明白,節能降耗并不僅僅是政府決策者和設計師的事情,只有我們每一個人都參與進來,才能達到目標。而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節能意味著生活支出的降低,這對老百姓是最現實的好處。”他表示。
從市場的角度而言,當所有人都能接受這樣的理念,當綠色成為一種潮流,創造了大量的需求,也才能成為綠色建筑不竭的推動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