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專利圍城”
爭奪LED產業的制高點
高技術產業的競爭就是標準的競爭。由于LED相關的專利權極多,對于擁有專利權的廠商,容易在市場上造成壟斷局面,并讓其他廠商必須回避與其相關的關鍵技術,而因而喪失市場先機,故對于研發能力不足的廠商,較難進入本產業。
由于我國在LED領域里的高速發展,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啟動針對包括我國LED企業在內的“337”專利調查, 并申請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一場搶占半導體照明新興產業制高點和話語權的爭奪戰已經打響。吳玲表示,日前在國家半導體產業聯盟牽頭下,我國企業已迅速應訴,已經取得階段性的積極成果。
在談及“337”調查對于國內企業的警示,吳玲指出,隨著我國經濟逐步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國內企業在加大自主創新,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同時,要研究專利戰略,主動出擊。
為應對國際競爭的新局面,吳玲表示,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標準化協調推進工作組已于2007年8月正式成立,目的是加快標準協調推進工作,建立標準體系,使我國半導體照明新興產業走上了一條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明之路。近期,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10余項有關普通照明用LED標準制定獲得批準立項,預計全部項目2008年年底之前完成。
據介紹,為了促進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上下游、產學研合作,加快我國半導體照明專利戰略的建立,國家半導體照明研發及產業聯盟專利池工作組將于今年6月底完成收集入池專利收集工作。根據“誰參與誰受益,不參與難受益”的原則,由國家資助項目中申請的專利自愿提供,以及適當考慮對外購買等形式;其次是繪制專利地圖,建立我國的半導體照明專利戰略,工作組聯合技術專家、專利律師,先從支持“337調查”等類似專利糾紛應訴開始;最后是專利池的建設有助于搭建標準和產業無縫銜接的平臺,為國內企業帶來國際競爭優勢。
吳玲表示,要突破跨國企業的技術壟斷,我國LED產業不但要逐步向外延片和芯片生產等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高、技術突破難度較大的領域取得突破,也應該關注向專利糾紛少的上游領域延伸。目前,奧運會“鳥巢”、“水立方”等場館用的高亮度60lm/w 的LED芯片已經由國內廠家提供,也徹底扭轉了國外高端LED芯片壟斷國內市場的局面。這表明,我國LED產業在經歷了買器件、買芯片、買外延片之路后,目前已經真正具備了自主生產外延片和芯片的能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