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相信,這些機會存在于主要的工業化國家和處在工業化進程的國家。比如中國、中東、加拿大、美國等主要化工產品生產國,都可以從“資源效能”項目中受益。
《21世紀》:和太陽能、核能、碳捕獲等不同,日常生活品和建筑方面的節能技術已經存在了。但為什么這些技術還沒有被大規模使用?
Russel Mills:技術已經在,卻沒有被快速地使用。因為,有時候我們還需要一個新的商業模式。
比如說,大多數人有自己房子,如果他們使用更好的保溫隔熱材料,使用雙層玻璃的窗戶,長期下來就可以節省很多錢。但是這也要求他們預先支付一筆費用,但是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這就不會是他們的首選。
所以,新的商業模式可能會是這樣的:銀行、電力公司和購房人會在一起投資,并不需要購房人支付更多的錢來購買更節能的房子,而是通過未來長期的節省下的電費回收這些投資。當然,不光是電力公司,保溫隔熱材料的生產商等都可以在相似的模式下運作,這樣消費者不用預先支付大筆的費用。
事實上,陶氏化學全球總裁 Andrew Liveris前不久和美國總統奧巴馬見面時,就已經討論過如何在美國市場采取相似的舉措。如果把用于經濟復蘇的一部分錢用在建筑節能領域,實際上能創造很多就業崗位。如果能解決先期支付費用的問題,那么有利于就業,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長期的經濟回報。所以,政府應該和商業團體,建筑行業一起討論如何找到更有效的途徑。
現在就要行動
《21世紀》:在向低碳經濟轉型時,歐盟一直是領軍者,而中國政府也發出了明確的信號。不過,在全球各個地區,對此的認識還是很不均衡的。
Russel Mills: 這個情況還是因為,人們沒有完全意識到低碳經濟的機會。
這是一個漫長的馬拉松比賽,需要好幾十年的時間來完成,為什么說是馬拉松呢?因為現在的很多技術需要很多年才能看到利益。比如,低成本太陽能、新一代核能、碳捕捉與存儲都需要20多年時間才能真正具有影響力。所以,能不能現在就開始行動就非常關鍵。
現在就要行動,而且要聰明地行動。
《21世紀》:如何讓盡可能多的企業、國家參與到低碳經濟轉型浪潮?
Russel Mills:作為一個化工企業,我們將努力和中國、俄羅斯、巴西等主要發展中國家進行建設性的對話,讓他們看到現有的技術可以加速轉型的進程,這也將提供能效領域的巨大技術合作空間。
當我看到中國的“十二五計劃”的相關信息時候,我相當確信,中國政府已經清楚地意識到這一點了。
(Russel Mills:陶氏化學能源及環境變化政策全球負責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