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的哥本哈根會議,讓低碳經濟一時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而目前我國對房地產業的一系列宏觀調控,也更引發了人們對房地產業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思考。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綠色地產引來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關注,越來越多的房企也加入到這個行列。3月17日,綠色地產與社會可持續發展論壇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隆重舉行,朗詩地產藉此發布綠色宣言,承諾將綠色戰略進行到底。憑借對綠色地產八年的專注,目前朗詩地產已發展成為我國綠色建筑開發面積最大、開發項目綜合節能率最高的房地產企業,由此而成為我國綠色地產的風向標。
綠色地產漸成行業新趨勢
論壇上,專家們圍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下的房地產綠色轉型”的主題,提出了不少對綠色地產行業極具指導意義的觀點,他們認為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很多企業面臨經營模式的轉變,綠色地產是必由之路。
據了解,我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可能達到發達國家的2 至3 倍,新建筑中八成以上為高耗能建筑,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根據2008 年《中國建筑節能年度發展研究報告》,我國城鄉建筑運行能耗約占我國商品能源總量的25.5%。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如今在房地產業經歷調控、同質化競爭加劇的形勢下,過去依靠資本規模、土地儲備等粗放型發展模式已經不適應當今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也與我國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思路相悖,而朗詩地產地產通過開發高附加值的住宅產品為自己贏得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其低碳發展模式值得借鑒。值得關注的是,不同于一般房地產企業僅在建筑綠化率和建材環保上走綠色路線,朗詩地產的綠色戰略更徹底,通過一系列國際先進節能技術的整合運用,使綠色住宅在使用過程中盡量少耗水電等能源而實現綠色環保。
對房地產企業來說,綠色不僅是一種社會責任,也是消費者的實際利益所在。房地產企業在綠色建筑的研發、制造方面的能力,將成為產品競爭力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并將在房地產業發展日益同質化的情況下,成為未來市場競爭的核心要素。
目前,很多房地產企業認識到綠色轉型才能迎來可持續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大對綠色地產的投入,進軍綠色地產業。據了解,作為房地產行業領軍者的萬科,近年來對綠色地產的投入加大,北京萬通地產不久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也高調宣布準備進軍綠色地產,不可否認綠色地產已漸成行業新動向。
朗詩地產綠色戰略引風潮
如今在全球倡導低碳經濟的形勢下,朗詩地產在綠色人居的道路上已走過了八年,已向南京、無錫、蘇州、常州、杭州、上海等長三角區域2.5萬消費者提供了節能環保的低碳住宅。
據了解,朗詩地產地產較早進入綠色科技地產這一細分領域,以高舒適度低能耗為產品定位進行差異化競爭。到目前為止,朗詩地產開發的綠色科技住宅的建筑面積已達200萬平方米,其綠色建筑的開發面積全國房地產企業無出其右者,朗詩地產綠色科技住宅的綜合節能率高達80%以上,這在行業內也是遙遙領先。
事實上,支撐朗詩地產綠色戰略的是其綠色技術實力。目前朗詩地產已成功申請建筑科技方向的專利50多項,節能技術已成為朗詩地產的核心競爭力。朗詩地產憑借地源熱泵系統、置換全新風系統等十大領先的綠色科技,將其開發的住宅的室內溫度、濕度、空氣質量、噪聲等居住環境控制在人體舒適的范圍內,改變了傳統住宅的觀念和生活方式,引領我國綠色科技地產。值得一提的是,南京朗詩地產國際街區是全球范圍內最大的采用地源熱泵系統節能住宅小區。
此外,朗詩地產在房地產行業獨家推出了首席綠色規劃師的職位,以審察其公司旗下所有即將開工的項目是否符合綠色節能的標準,這就不僅從技術上保證建筑的綠色環保,更從建筑的系統設計、建材使用上、建筑施工上著手,保證在項目開發過程中全方位提高建筑綠色節能的水平。
作為房地產企業的后起之秀,朗詩地產依靠綠色戰略實現差異化競爭,在健康的贏利模式下贏得了足夠的發展空間,八年來朗詩地產發展勢頭迅猛。
朗詩地產開發的綠色科技住宅,滿足了消費者對于住宅更健康更舒適更節能的需求,依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獲得了銷售者更多的認可和青睞,朗詩地產的綠色科技高舒適度住宅比同地段周邊的常規住宅銷售更快,售價水平也更高,去年朗詩地產地產銷售額超50億,去年也是朗詩地產地產歷史上拿地動作最多的一年。
伴隨著今年2月份上海朗詩地產綠島項目的開盤和去年上海天山公園項目、南翔項目的陸續取得,朗詩地產在戰略布局開始向上海擴張,下一步朗詩地產將從長三角走向長江中上游的其他區域,將更優質、更舒適的綠色住宅產品推廣到更多的城市。此外,朗詩地產的綠色戰略將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據朗詩地產董事長田明介紹,朗詩地產計劃到2020年實現企業自身的碳中和,也就是說,朗詩地產將在自身發展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與朗詩地產各綠色建筑項目之間的碳節約之間達到中和,形成一個清潔能源的良性循環。
近日,朗詩地產開發的蘇州國際街區項目近期還榮膺全國綠色建筑設計標識最高等級三星級(住宅)認證,目前全國只有兩家企業的兩個項目獲此殊榮,同時也成為了世博會零碳館的合作伙伴,朗詩地產將以此為新的起點,持續引領我國綠色人居的發展之路。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