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與加油一樣方便、充電樁和電話亭一樣多,這一幕可能不久在武漢成為現實。記者昨日從湖北省電力公司了解到,年內將投資1.27億元,在全省試點建設大中型電動汽車充電站16座、交流充電樁300個(本報2月5日曾報道)。下個月武漢、襄樊將率先進行充電設施的建設。
武漢年內將建3個充電站
據悉,目前的電動車充電設施主要有充電站和充電樁兩種。根據規劃,武漢市年內將建成3座充電站:在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一座大型和一座中型充電站,在東湖開發區建設一座中型充電站。
據了解,一座大型充電站預計投資為800萬元,占地約7.5畝,可同時供4輛大巴、40輛轎車、30輛小巴充電;而中型充電站投資600萬元,占地5畝,可同時供40輛轎車、15輛小巴充電。
另外,武漢市今年還將在供電營業網點、政府機關、小區、超市、大型樓宇、停車場等處建設150個充電樁,每個投資約2.5萬元。
根據長遠規劃,5年后,武漢市將建成30座充電站、500個充電樁。
電池技術制約充電站前景
雖然電動汽車替代燃油汽車是大勢所趨,但湖北省電力公司營銷部市場處處長黃海峰認為,由于電動車生產尚不成熟,特別是電池技術尚需突破,充電站的市場前景尚不明朗。
比如,若想要充電速度快(15分鐘),則電池受損會非常嚴重。若選擇不影響電池的慢充方式,公汽、小轎車則需7至9個小時。對于私家車主而言,誰愿意在充電站里等上9個小時?況且充一次也只能跑數十公里。
充電站雖然未來發展空間廣闊,但目前它只適合示范運營的公共交通電動汽車。5年之內,充電站可能沒有收益。
充電樁盈利前景看好
武漢市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傅建均分析認為,目前武漢市社區小巴有300多輛,電動自行車10萬多輛。充電樁可以為這兩種車輛提供更經濟的服務。
據測算,一輛社區小巴充電6到8小時,充電25千瓦時,可行駛90公里至110公里,充電成本不足15元,若燒燃油,開支則要超過60元。“從近期看,充電樁很實用,可能更受歡迎,發展空間更大,其數量可能供不應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