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召開的兩會上,來自青海的全國人大代表駱玉林、張守成、毛小兵等熱議綠色能源發展,紛紛建議我國在青海建設國家級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集合資源、技術和資金,提升我國太陽能利用的技術水平,實現我國太陽能發電規模化,優化我國能源結構。
具備示范基地建設的諸多優勢
代表們說,青海擁有得天獨厚的太陽能資源、荒漠土地面積遼闊、電網建設比較完善,發展太陽光伏發電的條件優越,具備建設國家級太陽能發電試驗示范基地的基礎條件。
“有關專家來青海調研后得出結論,青海發展太陽能產業條件最好,最有優勢。”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副省長駱玉林說。
據了解,青海至少具備6大發展太陽光伏發電的優越條件。
1、太陽能資源優勢
青海地處太陽能光照資源最富集區,年日照時數在2500~3650小時,年均日照率達60~80%,全年接受太陽能輻射總量平均為660×104千焦耳/平方米,合360萬億千瓦時,這為發展太陽能產業提供了有利的、必要的物質條件。
2、土地資源優勢
青海省地域遼闊,土地面積72萬平方公里。未利用土地面積有24.6萬平方公里,主要為荒草地、鹽堿地、沙地、裸土地、裸巖石礫地等,廣闊而平坦,無遮擋,降雨量偏少,是建設大型荒漠光伏并網電站的最佳區域。
3、豐富的礦石資源
青海省具有豐富的硅礦石資源,保守儲量在10億噸以上,礦石質量好。利用豐富的水電資源,發展大規模的多晶硅和單晶硅生產,青海省具有多重優勢。
4、產學研創新戰略聯盟優勢
青海省政府已與中國科學院聯合簽署了《關于科技促進青海藏區經濟社會發展合作備忘錄》,聯合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共同構建集資源、技術和資本于一體、產學研相結合的太陽能規模化利用創新戰略聯盟,促進太陽能規模化利用,率先將青海省建成我國GW級大型并網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
5、豐富的電力資源優勢
青海省具有豐富的水電資源,較國內其他地區及周邊省市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根據全省“十一五”電網規劃,2010年青海省電網總裝機將達到12.97GW,全網負荷預計為940萬千瓦,完善的電力網覆蓋和較低的電價是發展太陽能產業的必要保證。
6、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青海省完成了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和產業布局,目前已形成相對完整的“多晶硅提純——晶硅鑄錠/切片——太陽能電池組件封裝——太陽能光伏系統平衡部件制造——系統集成”產業鏈,具有一定規模優勢的產業集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