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和高碳經濟,也形成了一個對應關系,因為中國是以中國制造和世界工廠的形象在最近30年不斷崛起的,中國崛起伴隨著中國能源消耗不斷增加,也是中國對世界的資源依賴越來越嚴重的過程。”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萬東表示。
眾所周知,工業革命以來世界制造業由西方工業發達國家主導,幾百年間向空氣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令人費解的是,為什么布什政府退出了《京都議定書》,但奧巴馬政府高調宣布要加入世界氣候談判,要加入這個氣候政治的舞臺?
“這個氣候問題已從經濟問題變成了政治問題,也就是說美國的核心利益實際上是美元保衛戰,通過變碳經濟為碳政治,采取碳經濟向碳政治的轉變來換取美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楊萬東認為,“這對中國就是一個外部的壓力,因為美國在新能源上已經有了很多的技術儲備,美國產業的服務業化和遠高于發展中國家的科技水平,使得美國在碳經濟方面又可能占先。美國可能通過低碳經濟的發展糾正過度偏重金融業的經濟結構,通過美國實體產業的競爭力的回升解決美國國內嚴重的失業問題。”
所以,中國必須要深度的開發經濟,然后通過技術的變遷,通過國際談判的中應用權益的爭取,來贏得自己國內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