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07年3月,隨著中美間兩份重要協議《核島供貨合同框架協議》和《技術轉讓合同的框架協議》的簽署,美國西屋公司和紹爾公司組成的西屋聯合體在中國的第三代核電招標中正式中標,AP1000成為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所選擇的技術路線,世界上最先進的第三代核電技術AP1000落戶中國。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AP1000核電技術引進進展如何?中國作為AP1000的首個實踐電站,是否承擔了巨大的風險?引進之后如何實現創新,避免陷入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的怪圈?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在北京、上海等地進行了實地采訪。
一問:為何要第一個吃螃蟹
AP1000是美國西屋公司開發的第三代百萬千瓦級先進壓水堆核電機組。AP1000技術雖然先進,但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尚沒有一座建成的電站,中國將是第一個“品嘗”這一技術的國家。既然如此,AP1000的成熟性如何?我們有沒有把握在中國建成第一個AP1000的核電站?風險有多大?面對這些疑問,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林誠格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國的研究人員從AP600到AP1000進行了十多年的研究,對這一技術有較深入的了解。第三代技術是從第二代發展來的,其主要系統均有工程實踐,只是核電站安全系統設計理念不同,AP1000使用的是非能動的方式。
林誠格說:“看AP1000技術是否成熟,不是看它以前是否建過電站,而是要看它的技術和設備是否經過驗證,這是國際原子能機構采用的判斷方法。秦山一期核電站在建設之前世界上沒有,我們通過努力建成了;秦山二期把法國技術中的三回路改為兩回路,這之前世界上沒有,我們也搞成了,因為其基本原理是成熟的。也只有這樣,科技才會不斷前進發展,否則,就只能是落后的重復。”
也有專家坦言,由于是世界首次建造的新堆型,沒有類似的參考電站可以借鑒,可能會由于不恰當的組織部署、技術方案、進度控制、施工工藝流程等,給建設過程帶來風險。但正如國家核電上海核工程研究設計院院長鄭明光所言,任何工程都存在風險,關鍵的問題是要采取措施來控制風險。
作為第三代核電站,AP1000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經濟性。第二代核電站主要是上世紀70年代根據當時安全法規設計的。其設計基準不考慮核電站嚴重事故(如三哩島核電站事故和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影響。第三代核電站則吸取了核電站的運行經驗,充分使用幾十年來的科技進步成果,按照新的安全法規設計,把嚴重事故作為設計基準,考慮了安全殼對嚴重事故的負載。第三代核電站的安全性和經濟性都有很大提高。
國家核電技術公司專家委員會專家湯紫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AP1000安全目標比現有核電廠領先約兩個數量級。在經濟性方面,AP1000核島系統設計簡化,廠房建筑和設備配置都大幅減少;其次,AP1000采用模塊化設計和模塊化建造技術,可有效控制、縮短建造工期;AP1000的核燃料采用簡化設計和長周期換料(18至24個月),有利于減少運行維護工作量,降低運行成本。
目前,世界正進入核電復興時期,各國新建核電站首選第三代核電技術。
二問:能否在引進中學到“真功夫”
“通過引進AP1000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完全具備條件。”國家核電技術公司董事長王炳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在第三代核電技術國際招標的談判過程中,引進核心技術是我們談論最多、也是最難的話題之一。我們談了三年的時間,招標結果體現了中方堅持的“三個100%”,即:100%滿足自主化依托項目4臺AP1000核電機組工程建設的需要,100%保證AP1000技術轉讓的完整性,100%實現AP1000關鍵設備的國產化。這確保了我們在引進技術之后在規定的時間內掌握核心技術。
我國第三代核電AP1000自主化依托項目共建設四臺核電機組,分別是浙江三門核電站兩臺機組和山東海陽核電站兩臺機組。王炳華說,第一臺機組的設計和建造以美方為主,中方全力參與;從第二臺開始,以中方為主設計建設,美方做技術支持,這對我們是一個檢驗,因為只有學好了,我們才能自己設計并建造出核電站。更重要的是,目前引進技術所建的核電站全部在沿海,而內陸核電站的設計也已啟動,沿海核電站和內陸核電站在設計上有許多不同,這對我們的設計能力更是一個考驗。四臺自主化依托項目的順利建成,將證明我們完全掌握了這一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