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政策法規 » 正文

貴港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

發布時間:2023-4-11 來源:北極星環保網

4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人民政府發布《貴港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貴港市將實施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等十項重點工程,以實現到202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
4月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人民政府發布《貴港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貴港市將實施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等十項重點工程,以實現到202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重點工程減排量、氨氮重點工程減排量、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不低于0.3696萬噸、0.02萬噸、0.22萬噸、0.05萬噸的目標。

貴港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印發“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國發〔2021〕33號)、《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廣西“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的通知》(桂政發〔2022〕24號)要求,大力推動節能減排工作,結合貴港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要求,貫徹落實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落實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以下簡稱“能耗雙控”)、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組織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進一步健全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推動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實現節能降碳減污協同增效、生態環境質量保持優良,確保完成貴港市“十四五”節能減排目標,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二、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市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費總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學需氧量重點工程減排量、氨氮重點工程減排量、氮氧化物重點工程減排量、揮發性有機物重點工程減排量分別不低于0.3696萬噸、0.02萬噸、0.22萬噸、0.05萬噸。節能減排政策機制更加健全,重點行業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取得顯著成效。

三、實施節能減排重點工程

(一)重點行業綠色升級工程。以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制糖、石化化工、造紙等行業為重點,推進節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推廣高效精餾系統、高溫高壓干熄焦、富氧強化熔煉等節能技術,鼓勵將高爐—轉爐長流程煉鋼轉型為電爐短流程煉鋼。推進鋼鐵、水泥、焦化行業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重點實施鋼鐵企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強對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企業的監管。加強行業工藝革新,實施涂裝類、化工類等產業集群分類治理,開展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和工業廢水資源化利用改造。推進新型基礎設施能效提升,加快綠色數據中心建設。“十四五”時期,全市規模以上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完成自治區下達目標,萬元工業增加值取水量下降幅度在自治區下達目標任務內,一般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確保如期完成自治區下達目標任務。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針對冶金、造紙、化工等耗能行業全面推行能效對標,培育一批節能減排示范企業,加快推進工業企業能源管控中心建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大數據發展和政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負責落實。以下均需各縣(市、區)人民政府落實,不再列出〕

(二)園區節能環保提升工程。引導工業企業向園區集聚,推動全市工業園區能源系統整體優化和污染綜合整治,鼓勵工業企業、園區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選擇典型產業園區開展節能改造,推動園區內企業能源梯級利用、原料與產品耦合。以自治區級及以上工業園區為重點,推進供熱、供電、污水處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對進水濃度異常的污水處理廠開展片區管網系統化整治,加強一般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集中貯存和處置,推動揮發性有機物、電鍍廢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綠島”項目建設。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能源產業,加強科技創新引領,著力引導綠色消費,深化循環經濟試點示范,大力提高節能、環保、資源循環利用等綠色產業技術裝備水平,培育發展一批骨干企業。大力發展節能和環境服務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節水管理,積極探索區域環境托管服務等新模式。(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城鎮綠色節能改造工程。全面推進城鎮綠色規劃、綠色建設、綠色運行管理,大力推進綠色、低碳產品認證,推動使用財政性資金投資建設的黨政機關辦公建筑以及大型公共建筑執行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鼓勵其他項目按照一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設和運營。推動低碳城市、韌性城市、海綿城市、“無廢城市”建設,加快貴港市創建“無廢城市”。多角度建立健全綠色建筑保障體系,扎實保障綠色建筑快速穩定發展,切實保障綠色建筑的創建目標和重點任務順利完成。推進可再生能源建筑一體化應用規模化發展,開展村鎮居民屋頂光伏發電、太陽能路燈工程應用示范,推廣應用綠色建材。加強建筑本體主動節能,推行中央空調、溫濕度控制等能源系統智能管控。推動城市規劃區內新建民用建筑100%按綠色建筑標準建設,大力推動城鄉建筑應用太陽能發電。穩步推進新型建筑工業化,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逐步提高裝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實施綠色高效制冷行動,以建筑中央空調、數據中心、商務產業園區、冷鏈物流等為重點,更新升級制冷技術、設備,優化負荷供需匹配,大幅提升制冷系統能效水平。實施公共供水管網漏損治理工程。到2025年,全市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城鎮綠色高效制冷產品市場占有率大幅提升。(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交通物流節能減排工程。推動綠色鐵路、綠色公路、綠色港口、綠色航道、綠色機場建設,完善高速公路服務區、港區、客運樞紐、物流園區、公交場站、機場等區域汽車充換電、加氣、加氫等設施。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重點支持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運營、換電站建設及運營。加快推進鋼鐵、煤炭、礦石、糧食等大宗貨物和中長途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大力發展鐵水、公鐵、公水等多式聯運。加快貴港創建公交都市。采取綜合節能與效能管理措施,提高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標準和技術裝備現代化水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后的生產裝備,積極推廣“油改電”“油改氣”、節能照明等低碳技術應用,提高電能、LNG等清潔能源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在交通行業中的使用比重。發展先進適用的節能減排技術,加強新型智能、節能環保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應用。到2025年,公共交通在機動化出行比例中的分擔率達到30%以上;新能源公交車、出租車比例分別達到100%和64%以上。(市交通運輸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財政局、生態環境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商務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農業農村節能減排工程。優化農村可再生能源結構,推動農村發展生物質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提升農村能源利用水平。改進農業農村用能方式,加強農村電網建設,完善配電網及電力基礎設施。推動光伏發電、農業生產加工、休閑觀光旅游有機結合,大力推進“光伏+”模式,建設一批農光互補、牧光互補、漁光互補等集中式光伏電站,推進“千家萬戶沐光行動”,建設一批屋頂分布式光伏項目。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生物質能,推進“千家萬戶用氣行動”,積極推進分布式生物質能源示范應用。加快淘汰耗能高、污染重、安全性能低的老舊農機裝備,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漁船安裝含油污水處理設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和垃圾存儲回收設施。加快先進適用、節能環保、安全可靠的農機和漁船推廣應用,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推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和農業綠色發展。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推進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推廣秸稈打捆直燃、成型燃料等技術。開展秸稈沼氣工程建設。加強塑料污染治理,加快推進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利用。深入推進規模養殖場污染治理,整縣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治提升農村人居環境,提高農村污水垃圾處理能力,基本消除較大面積的農村黑臭水體。推進農業農村領域碳達峰、碳中和,鞏固提升農業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鄉村建設等領域,加強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新模式、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等推廣應用。加強綠色加工物流、清潔能源供應等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綠色產業鏈供應鏈。推進農業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循環化改造,創新推廣“生態化欄舍+微生物”畜禽現代生態養殖,支持發展稻漁共生等生態綜合種養,推進有機垃圾、養殖糞污集中沼氣化處理,鼓勵清潔能源替代,組織實施一批低碳循環農業試點建設等項目。探索零碳村屯試點創建。到2025年,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25%以上,重點區域黑臭水體基本得到治理,全市主要農作物病蟲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50%以上,規模養殖場實施養殖減抗行動率達到50%以上,廢舊農膜回收率維持在80%以上,主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維持在86%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實現規模水產養殖場養殖尾水達標排放。(市農業農村局、生態環境局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城市管理局、水利局、市場監管局、鄉村振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公共機構能效提升工程。加快公共機構既有建筑圍護結構、供熱、制冷、照明等設施設備節能改造,鼓勵采用能源費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率先淘汰老舊車,加大新能源汽車配備使用力度,率先采購使用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持續提升新增及更新公務用車中新能源汽車配備比例。新建和既有停車場要配備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或預留充電設施安裝條件,鼓勵公共機構內部充換電設施設備向社會公眾開放。推行能耗定額管理,全面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到2025年,80%的縣級及以上黨政機關達到創建要求。創建3家以上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重點推進教科文衛系統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創建,實現“縣縣有示范”的目標,全市公共機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4萬噸標準煤以內、用水總量控制在0.2億立方米以內,碳排放總量控制在20萬噸以內;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人均綜合能耗與2020年相比分別下降4%、5%,人均用水量下降5%,單位建筑面積碳排放下降7%。(市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重點區域污染物減排工程。持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專項行動,加大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強重點行業污染綜合整治,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持續淘汰涉重金屬行業企業落后產能。以有色金屬采選、冶煉、電鍍行業等為重點,推進涉重金屬重點行業企業生產工藝升級改造,實施重金屬減排技改,加強重金屬污染物達標排放管理。優化重點行業空間布局,將電鍍、皮革等企業入園進區與調整產業結構、清潔生產、工藝提升改造相結合,推動產業升級。開展全市鉛鋅礦區歷史遺留污染風險隱患排查,選擇土壤污染重點監管企業、歷史遺留廢渣聚集區域,開展土壤重金屬污染源治理,持續降低氮氧化物排放量。完善揮發性有機物減排正面清單,以石化化工、涂裝、醫藥、包裝印刷和油品儲運銷等行業領域為重點,實施差異化減排。著力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持續打好碧水保衛戰,扎實推進城鎮污水垃圾處理和工業、農業、船舶等污染治理工程,實施深度節水控水行動,建設節水型灌區、企業、居民小區,示范引領農業、工業、生活等各領域節水,發揮機關、醫院、高校等單位表率作用,持續開展節水改造,推動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加強西江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開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到2025年,西江干流總體水質保持優良。(市生態環境局、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城市管理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水利局牽頭,市交通運輸局、教育局、衛生健康委、自然資源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八)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工程。立足貴港以煤炭消費為主的實際,堅持先立后破,嚴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費增長,抓好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統籌推進存量煤電機組節煤節能降耗改造、供熱改造、靈活性改造“三改聯動”,持續推動煤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持續優化煤炭消費結構,積極開展散煤綜合治理和燃煤小鍋爐整治。推動鋼鐵、有色金屬、建材等重點用煤行業以工業余熱、電廠余熱、清潔能源等替代煤炭供熱(蒸汽)。推進園區集中供熱能力建設,在工業園區、熱負荷集中區有序規劃建設和改造背壓式熱電聯產機組。大力發展生物質供熱。積極引導用熱企業向園區布局,鼓勵現有用熱企業關停分散供熱鍋爐并搬遷入園。持續降低煤電企業特別是燃煤自備電廠發電煤耗,加大能耗高、污染重的煤電機組整改力度,有序淘汰煤電落后產能。嚴格規范燃煤自備電廠運行管理,除國家政策允許的領域外,禁止新(擴)建燃煤自備電廠。到2025年,全市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30%以上。(市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城市管理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九)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工程。推進原輔材料和產品源頭替代工程,推動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深入實施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綜合整治,加強源頭減排、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全面提升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通過采用全密閉、連續化、自動化生產技術,以及使用高效工藝和設備等,減少工藝過程揮發性有機物無組織排放和逸散,提高揮發性有機物集中收集和綜合治理效率。加快推進城市建成區內加油站、儲油庫、油罐車油氣回收治理工作,引導開展油氣回收改造。動態更新化工、包裝印刷、工業涂裝、船舶建造、電焊切割、噴漆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行業企業VOCs排放清單,準確掌握全市重點行業企業VOCs排放總量實際變化情況。加快實施VOCs排放行業的源頭減排、過程控制和末端治理,落實重點監管企業“一行一策”綜合治理。積極推動新能源電動車行業、船舶修造行業等VOCs排放重點行業企業向園區集中,加大低VOCs原輔材料和產品源頭替代力度,全面提升VOCs廢氣收集率、治理設施同步運行率和去除率,高效推進VOCs綜合治理,對產生揮發性有機氣體的重點工業企業進行在線監控。建筑行業外墻加快推廣使用水性、粉末、高固體分子、無溶劑、輻射固化等低VOCs含量的涂料。(市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十)環境基礎設施水平提升工程。加快構建集污水、垃圾、固體廢物、危險廢物、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設施和監測監管能力于一體的環境基礎設施體系,推動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鎮和鄉村延伸覆蓋的環境基礎設施網絡。加快實現全市危險廢物處置能力與產廢情況的總體匹配。規范醫療廢物分類、收集、轉運和處置,加強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收集轉運能力建設,實現各縣(市、區)醫療廢物收集轉運設施全覆蓋。推進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建設和改造,實施混錯接管網改造、老舊破損管網更新修復,加快補齊處理能力缺口,推行污水資源化利用和污泥無害化處置。建設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系統。逐步推動建筑垃圾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完善城區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有序推進貴港市城區管網隱患修復和錯混接整改,推進已查明的管網結構性缺陷和功能性缺陷修復工作;按照“做一片、成一片”的原則,進一步深化“洗管、洗井”,分流域、分區域、分階段,系統推進治理。新建城區的管網和污水處理設施要與城市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做到雨污分流。加強城市初期雨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有條件的區域要推進初期雨水資源化利用,有效減少城市面源污染。到2025年,基本完成城市建成區范圍內城市污水管網錯接漏接改造、老舊管網更新、破損修復、清淤疏浚,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貴港市、桂平市的污水集中收集率分別達到65%和50%以上,平南縣污水平均處理率提高到95%以上。(市發展改革委、城市管理監督局、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健全節能減排政策機制

(一)落實能耗雙控制度。堅持節能優先,強化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管理,有效增強能源消費總量管理彈性,加強能耗雙控政策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的銜接。各縣(市、區)根據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目標和能耗強度降低基本目標確定年度能源消費總量目標,經濟增速超過預期目標的縣(市、區)可相應調整能源消費總量目標。“十四五”時期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量不納入能耗總量考核。原料用能不納入各縣(市、區)能耗雙控考核。爭取國家重大項目能耗單列,有序實施自治區重大項目能耗單列政策。推動科學有序實行用能預算管理,優化能源要素合理配置,各縣(市、區)要加快制定“十四五”時期用能預算與節能挖潛實施方案,統籌能耗要素指標支持高質量項目建設。(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統計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健全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把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作為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推動結構優化調整、提升環境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推進實施重點減排工程,形成有效減排能力。優化總量減排指標分解方式,按照可監測、可核查、可考核的原則,將重點工程減排量下達各縣(市、區),污染治理任務較重的地方承擔相對較多的減排任務。按照國家要求,明確重點工程減排范圍,改進總量減排核算方法,加強與排污許可、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等制度銜接,提升總量減排核算信息化水平。完善總量減排考核體系,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強化總量減排監督管理,依托主要污染物重點減排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統,重點核查重復計算、弄虛作假特別是不如實填報削減量和削減來源等問題。(市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項目盲目發展。根據國家產業規劃、產業政策、節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等政策規定,對在建、擬建、建成的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以下簡稱“兩高一低”)項目開展評估檢查,建立工作清單,明確處置意見,嚴禁違規“兩高一低”項目建設、運行,堅決拿下不符合要求的“兩高一低”項目。加強對“兩高一低”項目節能審查、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和結果執行的監督評估。(市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四)完善經濟政策。綜合運用規劃、土地、金融、稅收、價格等政策,引導和鼓勵更多社會資本投入節能減排領域。加大節能減排支持力度,統籌安排資金支持節能減排工作,重點支持工業企業節能技術改造、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工業綠色制造示范體系建設;安排節能減排(建筑節能)專項資金,支持民用建筑低成本節能改造或新建工程以及技術先進、效益顯著的科研項目。擴大政府綠色采購覆蓋范圍。鼓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節能減排以及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的支持力度,加快信貸產品創新,擴大信貸產品投放規模,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加強環境和社會風險管理。積極推進環境高風險領域企業投保環境污染責任保險。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基金。建立綠色擔保機制和風險補償機制。引導各承銷商主動對接企業融資需求,加大企業債券承銷力度。落實落細環境保護、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稅收優惠政策。強化電價政策與節能減排政策協同,持續完善高耗能行業階梯電價等綠色電價機制,擴大實施范圍、加大實施力度,落實落后“兩高”企業的電價上浮政策。建立健全城鎮污水處理費征收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市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局、財政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生態環境局、城市管理局、金融辦,人民銀行貴港市中心支行、貴港市稅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完善市場化機制。培育和發展節能減排要素指標交易市場。按照國家統一部署,逐步建立排污權、用能權、水權等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推動能源要素向優質項目、企業、產業及經濟發展條件好的地區流動和集聚。推廣綠色電力證書交易。鼓勵節能服務公司創新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節能咨詢、診斷、設計、融資、改造、托管等“一站式”合同能源管理綜合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合格投資者按市場化方式發起設立科創、產業投資基金,投資節能服務相關產業。推行節能低碳、環保電力調度,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建立健全可中斷負荷電價機制,實施廣西峰谷分時電價政策。持續推進環境治理模式創新,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探索推廣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環境托管服務等新模式。推行節能低碳環保產品認證。積極推動重點龍頭企業申請低碳和綠色產品認證,在預拌混凝土、裝配式建筑、人造板、木地板、陶瓷磚(板)、建筑涂料等企業中重點推動綠色建材產品認證,在水泥、陶瓷磚(板)、建筑鋁型材等企業中重點推動低碳產品認證。(市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財政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六)加強統計監測能力建設。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監督和審查,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能源計量體系。嚴格實施重點用能單位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制度。加強重點用能單位能耗在線監測系統建設和應用,重點用能企業應接入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新建項目能耗在線監測系統應與主體工程同步投產。開展污染源統計工作,規范排污單位自行監測,督促排污許可證持證單位嚴格落實自行監測及信息公開制度。加強污染源執法監測,深入推進執法監測機制優化增效。推動涉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的重點排污單位以及排污許可重點管理單位安裝在線監控監測設施。加強統計基層隊伍建設,強化統計數據審核,防范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提升統計數據質量。(市統計局、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城市管理局、交通運輸局、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七)壯大節能減排人才隊伍。建設專業性強、職責明確的節能執法監察隊伍。完善市、縣二級節能監察體系,強化人員力量保障,加強節能監察能力建設。重點用能單位按要求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和負責人。加強縣級及鄉鎮基層生態環境監管隊伍建設,重點排污單位設置專職環保人員。加大政府有關部門及監察執法機構、企業等節能減排工作人員培訓力度,通過業務培訓、比賽競賽、經驗交流等方式提高業務水平。(市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工業和信息化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五、強化工作落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市各級各部門要充分認識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關于節能減排的決策部署,堅持系統觀念,明確目標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各縣(市、區)要制定“十四五”節能減排綜合實施方案,確保完成“十四五”節能減排各項任務。全市各級人民政府對本行政區域節能減排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同志是第一責任人,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和部署推進,科學明確下一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重點單位責任。要科學考核,防止簡單層層分解。國有企業要帶頭落實節能減排目標責任,鼓勵實行更嚴格的目標管理。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加強統籌協調,做好工作指導,推動任務有序有效落實,及時防范化解風險,重大情況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報告。(市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牽頭,市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其他成員單位按職責分工負責)

(二)強化監督考核。完善能耗雙控考核措施,增加能耗強度降低約束性指標考核權重,加大對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推動能源資源優化配置措施落實情況的考核力度,統籌目標完成進展、經濟形勢及跨周期因素,優化考核頻次。繼續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把總量減排目標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壓實減排工作責任。健全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不斷深化督察工作,將節能減排工作納入市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重點范圍。(市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開展全民行動。深入開展綠色生活創建行動,增強全民節約意識,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堅決抵制和反對各種形式的奢侈浪費,營造綠色低碳社會風尚。深化綠色家庭創建活動,推行綠色消費,加大綠色低碳產品推廣力度,組織參加世界環境日、全國節能宣傳周、全國低碳日等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多種傳播渠道和方式廣泛宣傳節能減排法規、標準和知識。加大先進節能減排技術研發和推廣力度。發揮行業協會、商業團體、公益組織的作用,支持節能減排公益事業。暢通群眾參與生態環境監督渠道。開展節能減排自愿承諾,引導市場主體、社會公眾自覺履行節能減排責任。(市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局、機關后勤服務中心、婦聯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敦煌市| 云阳县| 康平县| 桂东县| 呼图壁县| 平利县| 和硕县| 阿拉善右旗| 广元市| 永州市| 合阳县| 克拉玛依市| 井研县| 阿图什市| 黄平县| 古浪县| 崇阳县| 宝坻区| 瑞丽市| 尖扎县| 清流县| 噶尔县| 桃源县| 潼关县| 普宁市| 麻栗坡县| 彭山县| 马鞍山市| 临城县| 赣州市| 都匀市| 通山县| 阿尔山市| 印江| 禄劝| 万荣县| 荣成市| 常熟市| 兴宁市| 长岭县|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