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1日,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的布朗斯費里(Browns Ferry)核反應堆控制室里,兩名控制人員正在工作。(自路透社)
美國白宮日前表示,奧巴馬政府希望幫助核電行業新建一座核電站,從而推動美國能源供給多元化,同時應對氣候變化。路透社稱,這是多年來聯邦政府首次表示支持新建核電站。
美國總統首席能源和氣候顧問卡洛·布朗(Carol Browner)在白宮網站的視頻采訪中說:“很長的一段時期內,美國都沒有新建核電站,但我們希望與核電工業一起,在不遠的將來建成一座新的核電站。我們已經向核電行業的同事了解,建立核電站的條件有哪些。”
截止目前,全美正在運轉的核反應堆有104處。行業組織核能研究所(Nuclear Energy Institute)介紹,美國20%的電力供給由核電提供。
1979年3月28日,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納河三哩島(Three-Miles Island)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自此美國對核電的投資幾近枯竭,而核電行業成本不斷飛漲。直到2005年,美國國會批準為核行業提供185億美元貸款擔保,希望以此推動低碳排放的核電行業的復興。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美國政府推出經濟刺激計劃,頒布了新的能源法案;能源部也放出信號,希望幫助發展美國核電行業。
布朗說:“奧巴馬總統相信,核電應該是美國未來能源供給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候變化問題很嚴重,大家應該對所有能夠以清潔方式提供的能源持開放態度。”
布朗還表示,美國方面對于2009年底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結果較為滿意,并將與全球伙伴一起共同制定一個有約束力的協約,減少未來全球溫室氣體排放。
目前,美國參議院正在審議一項氣候變化法案,政府方面(白宮)努力在該提案中增加核能的比重,以贏得前總統候選人麥肯恩等共和黨人的支持。該氣候變化法案對于美國在國際氣候談判,尤其是達成一項有約束力的全球性減排協議,具有關鍵性作用。
布朗認為,2009年12月底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達成的不具約束力協議也是朝目標邁進的積極一步。她說:“我們對于哥本哈根的結果非常滿意。我們將繼續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起,致力于應對氣候變化,同時在美國國內通過氣候變化法案。”(張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