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矚目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即將啟動,千億市場有望開啟。
7月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決定,在試點基礎上,于今年7月擇時啟動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下一步還將穩步擴大行業覆蓋范圍,以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同時將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推出支持碳減排的措施。
此次國常會還提出,設立支持碳減排貨幣政策工具。這也將成為央行加碼綠色金融部署的關鍵之筆,為清潔能源、
節能環保、碳減排技術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需要通過碳定價機制提高碳排放成本降低企業碳排放量。碳定價的主要方法包括碳稅和碳交易市場體系。碳交易體系價格發現機制完善,長期效果明顯,是當前各國努力發展碳定價機制。
國信證券研報指出,參考歐盟碳交易市場和我國9個試點碳市場的交易換手,預計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期年交易量約為4億噸。綜合考慮CCER價格<碳配額交易價格≤減排成本<罰款的經濟規律,考慮到我國碳交易市場開啟初期,懲罰機制較為溫和,平均成交價格應該略高于當前試點市場,預測約為20-30元/噸。
國信證券預計全國碳交易市場初期年成交額可達約100億元。隨著市場的完善、覆蓋范圍的增加,交易將越來越活躍,2030年全國碳交易市場交易或將達到1000億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明確了碳排放權交易的有關事項。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機構負責組織開展全國碳排放權集中統一交易;明確掛牌協議交易單筆買賣最大申報數量應當小于10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掛牌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10%之間確定。大宗協議交易的成交價格在上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30%之間確定。
雖然全國碳市場較之前的預期時間推遲開市,但隨著全國碳交易臨近啟動,近期如CCER(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等配套市場也逐漸升溫。
6月25日,包鋼股份與岳陽林紙簽署碳匯合作協議。根據雙方碳匯合作協議,岳陽林紙從自有林地碳匯量開發等三個方面保障提供包鋼股份不少于200萬噸/年的CCER的自愿減排指標,排放周期不少于25年,即提供總量不少于5000萬噸的CCER減排指標。
建立碳交易市場是實現“碳中和”的必要手段,將使得碳減排成果獲得明確的經濟效益量化指標,其啟動也將為碳減排相關領域打開長期發展機遇。
國泰君安研報指出,碳交易通過釋放碳價信號,引導所有行業調整產業規模,實現產業結構低碳轉型。短期受益的行業包括:具有技術優勢的配額富余企業(即低于行業平均碳排的火電企業);能夠通過賣出CCER獲得超額收益的核證減排企業;后續需要大量投入的碳排監測等相關設備行業。
國金證券環保行業分析師牛波稱:全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上線后,預計將從三個領域助推碳經濟,包括森林碳匯、沼氣發電領域和節能領域。森林碳匯作為最經濟的“碳吸收”手段具有較大開發價值,建議關注擁有森林碳匯資產的岳陽林紙。
太平洋證券研報指出:樹木生長固碳是減碳成本最低的路徑,建議關注森林碳匯板塊的投資機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基本不增加碳排放,建議關注
光伏、風能、
生物質能、地熱能、垃圾焚燒等可再生能源板塊的投資機會;火電、鋼鐵、有色、建材等高耗能行業是碳排放的主要領域,其各工藝環節碳排放的減少對于實現“碳中和”具有重大意義,建議關注再生資源板塊以及為高耗能行業提供節能降耗減排服務、技術和材料的相關技術領先公司。環保產業是戰略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環保產業,是我國統籌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的重要舉措,預計十四五政策環境持續向好;而行業競爭格局、投融資環境也呈持續向好態勢,持續看好環保行業的長期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