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吞精做爰啪啪高潮,亚洲欧美春色,中文亚洲视频在线,九一成人免费视频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標準 » 正文

江蘇省地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技術規范》(報批文本)

發布時間:2021-4-9 來源:北極星水處理網

近日,江蘇省地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技術規范》(報批文本)公示。本文件規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的總體要求、設施分類與配置、物聯網平臺建設、數據要求及平臺管理。本文件適用于基....
近日,江蘇省地方標準《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技術規范》(報批文本)公示。

本文件規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的總體要求、設施分類與配置、物聯網平臺建設、數據要求及平臺管理。

本文件適用于基于物聯網技術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遠程監控管理。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由江蘇省生態環境廳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起草單位: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宜興環保研究院、中交上海航道局有限公司江蘇交通建設工程分公司、江蘇藍創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中盈高科智能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洪強、耿金菊、張徐祥、郭玉祥、黃青藍、黃立君、程劉柯、朱燕、張建國、黃紅娟、馬健。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技術規范

1 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的總體要求、設施分類與配置、物聯網平臺建設、數據要求及平臺管理。

本文件適用于基于物聯網技術對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遠程監控管理。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 30269.901 信息技術 傳感器網絡 第901部分:網關:通用技術要求

GB/T 36478.2 物聯網信息交換和共享第2部分:通用技術要求

GB/T 37025 信息安全技術 物聯網數據傳輸安全技術要求

GB/T 37044 信息安全技術 物聯網安全參考模型及通用要求

GB 50395 視頻安防監控系統工程設計規范

GB/T 51347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程技術標準

CJ/T 252 城鎮排水水質水量在線監測系統技術要求

HJ 91.1 污水監測技術規范

HJ 212 污染物在線監控(監測)系統數據傳輸標準

HJ 353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 等)安裝技術規范

HJ 354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 等)驗收技術規范

HJ 355 水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CODCr、NH3-N 等)運行技術規范

HJ/T 372 水質自動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

HJ 461 環境信息網絡管理維護規范

HJ 477 污染源在線自動監控(監測)數據采集傳輸技術要求

HJ 494 水質 采樣技術指導

HJ 928 環保物聯網 總體框架

DB32/T 2774 環境監控物聯網系統建設要求 水環境質量監測信息傳輸技術規范

DB32/T 2776 生態環境監控系統建設規范 安全體系

DB32/T 2778 生態環境監控系統建設規范 網絡系統工程

DB32/ 346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農村生活污水 rural sewage

農村居民生活活動及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產生的污水。

注:農村居民生活產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廚房污水、生活洗滌及沐浴污水和廁所污水。

[來源:DB32/ 3462—2020, 3.1]

3.2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rur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y

對農村生活污水進行處理的構筑物或設備,包括污水處理構筑物(設備)、人工濕地、配套管網和輔助設施。

[來源:DB32/ 3462—2020, 3.2]

3.3 新建設施 new facility

本標準實施之日起,新建、改建和擴建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來源:DB32/ 3462—2020, 3.3]

3.4 現有設施 existing facility

本標準實施之日前,已建成或在建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來源:DB32/ 3462—2020, 3.4]

3.5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 internet of things management for rural sewage treatment facility

利用信息技術建設并用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各類信息獲取與遠程監控的物聯網。

[來源:HJ 929-2017, 3.2, 有修改]

4 總體要求

4.1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物聯網管理系統設計和開發應符合HJ 928的規定。

4.2 新建設施的物聯網管理應符合本標準的規定。現有設施應綜合考慮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通過評估診斷決定是否實施物聯網管理。

4.3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的聯網管理體系框架見附錄A。

5 設施分類及配置

5.1 一般規定

5.1.1 應實現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遠程監控功能,包括但不限于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各類數據采集、傳輸、處理與應用等功能。

5.1.2 設施分類應考慮污水處理規模(設計水量)及受納水體水環境容量,可根據管理區域的需求進一步細化。

5.2 設施分類

5.2.1 Ⅰ類設施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為Ⅰ類設施:

a)200 m3/d≤設計水量<500 m3/d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b)處于環境容量較小、生態環境脆弱,容易發生環境污染問題而需要采取特別保護措施地區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5.2.2 Ⅱ類設施

20 m3/d≤設計水量<200 m3/d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處理設施。

5.2.3 Ⅲ類設施

設計水量<20 m3/d的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

5.3 配置

5.3.1 各類設施的監測指標及設備配置見表1。


5.3.2 各類設備技術要求見表2。


6 物聯網平臺建設

6.1 平臺用戶

6.1.1 用戶類型如下:

——政府用戶:省、市、縣(區,縣級市)、鄉(鎮,街道)各級管理部門、派出機構及事業單位;

——企業用戶:運營方或管理運行維護單位;

——公眾用戶: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工作相關的社會組織、科研機構及人民群眾。

6.1.2 應根據用戶類型和資質設置數據隔離和數據訪問授權,并可根據權限遠程訪問其他區域的數據。

6.1.3 用戶的基本信息包含但不限于姓名、所屬部門(單位)、工號、登錄賬號、登錄密碼、登錄方式、聯系地址、手機號碼、電子郵箱。

6.1.4 用戶管理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查詢、添加、修改、刪除用戶信息,應實現對用戶信息的管理和維護,用戶界面內容及功能參見附錄B。

6.2 角色與權限

6.2.1 角色信息包含但不限于角色編號、角色名稱、角色描述、角色狀態、角色權限。

6.2.2 角色管理的功能應包含但不限于添加、修改、刪除角色及分配權限,一個用戶可以具有多個角色,一個角色可包含多個用戶。

6.2.3 應根據業務需要分別對政府用戶、企業用戶、公眾用戶等不同角色分配不同的操作權限和數據訪問權限。

6.3 監控平臺

6.3.1 監控平臺應具有:

——地圖總覽功能,使用并嵌入地圖展現各類設施的地理分布,點擊地圖上的點位可以進入設施信息頁面,查看設施的基本信息、監測信息、故障告警信息、運行維護信息等。

——設備(無動力設備)監測功能,遠程實時查看設備狀態。

——設備(支持遠程控制的動力設備)控制功能,對網關設備進行遠程配置、重啟,對重要動力設備進行遠程控制操作。

——視頻監控功能,通過安裝的攝像頭對設施進行實時視頻監控,并提供圖像抓拍、錄像回放。

6.3.2 監控系統建設的安全要求應符合DB32/T 2776的規定。

6.4 安全要求

6.4.1 物聯網基本安全防護措施應符合GB/T 37044的規定。

6.4.2 信息系統建設和運維的安全要求應符合DB32/T 2776的規定。

6.4.3 網絡設備及網絡安全訪問控制應符合DB32/T 2778的規定。

6.4.4 應具有對用戶訪問和操作進行權限隔離和控制的功能,確保安全性。

6.4.5 應具對用戶具體作進行記錄形成日志的功能,保證用戶操作的追溯能力。

7 數據要求

7.1 基礎信息數據

應建立基礎信息數據庫,內容包含但不限于:

——設施基本信息:編號、名稱、類型、建設日期、處理規模、地理位置(經緯度及區域描述)、建設單位、運維單位、運維人員及聯系方式等;

——設施擴展信息:設計圖、設施圖片、行政區域范圍內處理設施數量及分布、服務區域(自然村/區/街道)/用戶數/人口數、管網數據庫、工藝圖、項目模式及相關方信息等;

——設備信息:設備序列號、設備名稱、設備型號、功率、設備生產廠家及聯系電話、安裝日期、安裝位置、設備功能簡述等;

——人員信息:姓名、工號、性別、手機號碼、電子郵箱、所屬區域等;

——區域信息:區域代碼、區域名稱、區域描述等;

——標簽信息:根據用戶需求進行添加,實現對以上信息的說明和分類管理;

——連鎖信息:門、儀表、設備之間的連鎖信息。

7.2 統計報表

7.2.1 應及時采集并統計污水流量、水質監測數據、耗電量、動力設備運行情況、藥劑使用情況、污泥處置情況、巡檢評分情況等數據形成相應報表,保證數據的及時上傳和存儲。

7.2.2 水流量報表類型包含但不限于:

——水流量查詢表,分別統計各處理設施的水流量和流速的時均值、日均值、月均值、年均值;

——各級水流量報表,分別以村、鄉(鎮,街道)、縣(區,縣級市)、市為單位,按照日、月、季度和年統計顯示各村、鎮、縣、市的水流量信息;

——水流量智能分析報表,分別以時、日、月、年為單位顯示多個設施的水流量統計和對比信息;

——水平衡報表,宜體現進水量與排水量是否平衡。

7.2.3 動力設備運行情況包含但不限于、風機等動力設備開/關/故障/維護狀態及耗電量,應顯示泵、風機等動力設備的設備地址、所屬區域、寄存器地址,同時可查看每個動力設備的開始時間、關閉時間、工作時長等歷史詳情。

7.2.4 污泥處置報表包含污泥累計產生量(半年或一年)和污泥去向情況。

7.2.5 藥劑使用情況,應視頻次和用量選擇合適的統計周期。

7.2.6 巡檢評分(運維人員在日常維護中評定的分值,見附錄C)應分別以村、鄉鎮(街道)、縣(區、縣級市)、市為單位匯總,顯示和統計某個時段內單個處理設施及各行政區域(管理區域)內所有污水處理設施的巡檢評分均值及變化趨勢。

7.2.7 各類報表包含但不限于單個處理設施查詢表,村、鄉鎮(街道)、縣(區、縣級市)、市累計報表,日報、周報、月報、季報及年報,達標/超標報表及分析圖表。

7.3 數據管理

7.3.1 數據采集

7.3.1.1 采集數據的存儲格式應為常用的格式,如TXT文件、CSV文件或者數據庫等格式,如使用加密文件的專用格式,應公開其格式并提供讀取數據的方法和免費的讀取軟件。

7.3.1.2 在采集水質監測數據時,應包括該數據的采集時間和該數據的數據標記信息。

7.3.1.3 應進行數據有效性判別、可信度分析及偏離修正,包括但不限于:

——當流量為零時,所得的水質監測值為無效數據,應予以剔除;

——水質監測值為負值,應視為無效數據,予以剔除;

——在自動分析儀校零、校標和試驗期間的數據應作標記以作為儀器檢查和校準的依據,為有效數據予以保留,但不參加統計;

——自動分析儀、數據采集傳輸儀及管理平臺接收到的數據誤差大于1%時,視為無效數據;

——監測值如出現急劇升高、急劇下降或連續不變時,該數據進行統計時不能隨意剔除,需要通過現場檢查、質控等手段來識別,再做處理。

——把上次比對試驗或校驗合格到此次比對試驗或校驗不合格期間的在線監測數據作為無效數據,按缺失數據處理。

7.3.2 數據傳輸

7.3.2.1 數據應保證其完整性、可用性,數據的編碼、采集與識別及數據傳輸安全應符合GB/T 37025的規定。

7.3.2.2 數據結構描述與數據交換報文要求應符合DB32/T 2774的規定。

7.3.2.3 數據信息的交換與共享應符合GB/T 36478.2的規定。

7.3.2.4 數據傳輸應能夠支持有線通訊(ADSL/ISDN/光纖寬帶等)和無線通訊(GSM/CDMA/GPRS、4G、5G等),應支持兩種以上通訊協議模式,具有多種遠程通訊方式。

7.3.2.5 遠程數據傳輸應采用具有校驗功能的通訊協議,能夠及時糾正傳輸錯誤的數據包。數據傳輸的過程及參數命令、交互命令、數據命令和控制命令的格式應符合HJ 212的規定。

7.3.3 數據存儲

7.3.3.1 數據存儲應能滿足在線監測系統數據的存儲要求,應能夠保存不少于12個月歷史數據(包括監測數據、操作日志和報警等信息),存儲的數據應方便提取并讀出。

7.3.3.2 應采用開放型的數據庫,具備良好的可擴充性,能實現快速檢索,具有原始數據保護功能,防止惡意修改原始數據。

7.3.3.3 應能定期自動備份數據庫,備份數據與主數據庫分開存放,并需要加密保護。

7.3.3.4 應強化數據質量管理,建立系統數據控制體系和更新機制,實行數據逐級審核,保證數據及時、準確、規范。

7.3.3.5 數據應由管理部門和運營方協調管理,運營方應定期上報管理部門設施運營情況及水量水質數據。

8 平臺管理

8.1 管理要求

8.1.1 設施管理

8.1.1.1 應對各類設施的名稱、類型、監測指標及配置設備等信息進行管理。

8.1.1.2 設施管理功能應包含但不限于對設施信息的添加、刪除、修改及查詢。

8.1.2 設備管理

8.1.2.1 應對不同設備的名稱、型號、參數等基本信息進行管理。

8.1.2.2 設備管理功能包含但不限于對設備信息的添加、刪除、修改,任何設備信息的更新均應形成記錄。

8.1.3 人員管理

8.1.3.1 應對各類設施的管理人員、運維人員進行信息維護和管理。

8.1.3.2 人員管理功能主要包含添加、修改、刪除、查詢人員(按姓名、所屬區域進行查詢)等。

8.1.4 部門管理

8.1.4.1 部門信息包含但不限于部門代碼、部門名稱、部門描述、部門狀態、創建時間、創建者、修改時間、修改者。

8.1.4.2 部門管理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添加、修改、刪除部門,應實現對部門信息的管理和維護。

8.1.5 區域管理

8.1.5.1 應根據不同用戶類型對市、縣(區,縣級市)、鄉(鎮,街道)各行政區域信息進行管理。

8.1.5.2 區域管理應實現的功能包含但不限于添加、修改、刪除區域。

8.1.6 考勤管理

8.1.6.1 應基于設施類型設置考勤規則,內容包含但不限于考勤周期、考勤次數、有效時長(分鐘)。

8.1.6.2 考勤信息應包含所屬區域、設施、運維人員、開始時間、離開時間、停留時長、考勤狀態。

8.1.6.3 考勤與考核系統可添加、修改、刪除考勤規則,可展示、查詢、統計考勤信息。

8.2 運行維護

8.2.1 日常維護

8.2.1.1 應按年度、季度、月度制定并執行巡維計劃,包含但不限于計劃名稱、巡查區域及設施、開始時間、結束時間、計劃描述,應實現巡維計劃的添加、修改、刪除及下發功能,并對巡維計劃進行反饋和統計。

8.2.1.2 對污水處理設施日常維護應符合GB/T 51347的規定。運維人員應及時錄入并上報巡維信息,巡維信息表參見附錄C。

8.2.1.3 應按HJ 461的要求對網絡、設備、機房等維護管理。

8.2.1.4 應對監控設備和在線感知設備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及校準。對網絡設備硬件及軟件系統定期檢查、更新,保證良好的操作性。

8.2.1.5 辦公計算機、監控計算機、運維人員使用的智能移動設備終端安裝軟件應經過認證,并對安裝的軟件進行記錄。

8.2.1.6 智能移動設備終端APP應具有查詢和導航、信息顯示、巡維錄入和工單處理功能。

8.2.2 故障告警

8.2.2.1 告警信息應包含告警分類、所屬區域、設施名稱、告警級別、告警內容、告警數、告警時間、告警狀態(未處理、無效告警、已處理)。

8.2.2.2 告警分類包括但不限于:

——電源及設備故障:

?動力設備非正常啟停;

?動力設備電流電壓情況異常;

?動力設備超出24 h未開(為推薦值,可根據地區和季節差異調整)。

——水質水量告警:

?水流量超出或低于設定值;

?水質參數超出或低于設定值;

?水量或某項水質指標劇變等。

——平臺或軟件故障:

?系統遭惡意攻擊;

?數據非法訪問;

?數據傳輸異常告警。

——人為因素:

?配電箱/安防設施非法開啟;

?監控門禁非法侵入告警;

?考勤次數不達標或無效考勤;

?工單處理超時限。

——其他預留告警情況。

8.2.2.3 告警功能應包含但不限于告警實時顯示、告警信息上報、創建派發工單、告警關聯分析與統計。

8.2.2.4 應建立告警信息界面,可對設定時間內告警信息的統計與分析,實現綜合管理。

8.2.3 告警處理與故障分析

8.2.3.1 應對設施進行安防與報警管理,可定時拍攝全景圖像或者遠程抓拍。

8.2.3.2 宜對異常數據、管網及設施的滲漏、堵塞等異常情況進行監管與分析預警。

8.2.3.3 應在處理告警時創建工單,工單可由系統自動創建派發或者由運維人員手動創建。工單信息應包含所屬設施、相關設備、問題描述、處理時限及優先級。派單后,運維人員可通過智能移動設備終端接受工單并處理。處理工單時應填寫處理結果、上傳相關附件。工單處理后,需管理人員審核,審核不通過時應重新派單。

8.2.3.4 故障告警及預警信息應同步到智能設備終端和管理平臺。

8.2.4 運維分析

8.2.4.1 應對設備發生的故障按照時間、區域、設備類別、故障性質進行統計分析與推斷,創建故障檢測方案。

8.2.4.2 應對故障告警與運維信息進行統計關聯分析,逐步建立故障解決方案。

8.2.4.3 應建立應急預案,對于系統非正常停機、網絡中斷、機房停電、非法入侵、病毒大規模爆發等突發事件及時響應。

8.2.4.4 故障檢測方案、故障解決方案、應急預案及相關事件響應機制應納入專家庫解決方案,提高運維效率。

8.2.4.5 應設有運行維護管理中心并建立配套管理性能評估制度。

8.3 考核評估

8.3.1 應建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管理臺賬,實時記錄各個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運維情況。

8.3.2 應結合運維人員的錄入信息,定期對設施的整體情況進行考核評價。

8.3.3 管理或運營單位應對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的物聯網管理情況進行定期評估及績效考核,評估內容包括但不限于管理效果、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績效考核表設計參見附錄D。

8.3.4 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應滿足當地管理辦法的要求。

8.3.5 應結合實際健全管理體系,編制《××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物聯網管理手冊》,建立崗位責任、操作規程、日常維護、設備維護、安全保障、人員考核培訓、信息記錄和檔案管理、運行考核等規章制度。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克什克腾旗| 武宁县| 天等县| 南昌县| 太白县| 应城市| 彭州市| 晋州市| 荔浦县| 肥西县| 灵石县| 许昌市| 蓝田县| 清原| 钟祥市| 晋中市| 阜宁县| 锡林浩特市| 嘉兴市| 丽水市| 旅游| 涟水县| 乌兰浩特市| 开阳县| 赣榆县| 宜兰县| 鄯善县| 台中市| 浙江省| 加查县| 灵寿县| 汶川县| 阿城市| 庆云县| 平远县| 尚义县| 克拉玛依市| 马公市| 辉南县| 麦盖提县| 甘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