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一輛輛來自市區的餐廚垃圾收運車,開進位于路橋蓬街鎮十塘沿海灘涂上的臺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廠區里,各臺機器正干得熱火朝天。餐廚垃圾在這兒,能夠變廢為寶。
科學處置助力餐廚垃圾資源化
臺州市區有機物循環利用中心項目(以下簡稱循環中心)是臺州市列入第一批省級餐廚垃圾資源化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示范試點城市的重點項目,采用的是高效組合處理工藝。
其中,一期項目于2019年12月開始投入試運行,建設規模為處理餐廚垃圾150噸/日以及處理回收廢棄油脂10噸/日。目前,一期的餐廚
垃圾處理系統主要由預處理、厭氧消化、污
水處理、除臭、沼氣
凈化及智能控制系統組成。
餐廚垃圾收運車抵達循環中心后,經過稱重,會先來到預處理車間卸料。料斗中的游離水統一進入瀝液收集池,固相物料經自動分選、破碎制漿、除砂沉渣、蒸煮、三相分離后最終變成“水、渣、油”。
“水、渣”進入厭氧消化系統進行發酵后產生沼氣可用于發電和供熱;“油”經提純后作為生物柴油等能源材料。整個循環中心配備完善的污水處理系統和除臭系統,廢水、廢氣經系統處理后達標排放;前端分選出的塑料、纖維、金屬等雜質和厭氧消化留下的沼渣外運至焚燒發電廠進行協同處置。
“經過一系列科學的處理方式,能夠有效實現餐廚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循環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隨著餐廚垃圾收運工作的全面鋪開,市區項目產能穩步增長。
市區餐桌安全問題將得到有效解決
據悉,浙江福星環境發展有限公司負責市本級餐廚垃圾及市區范圍煎炸老油、廢棄油脂,還包括椒、黃、路三區和臺州灣新區的餐廚垃圾收運工作。
餐廚垃圾收運工作量大面廣,點位繁多。為此,該公司在餐廚垃圾專用收運桶上安裝了智能標簽識別芯片,可精準識別餐廚垃圾產生單位,并配合車載稱重系統上傳相應數據,為以后的餐廚垃圾收費提供準確依據。
去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餐廚垃圾收運工作受到阻礙,一季度收運量僅在3-5噸/日之間。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收運量逐步增加,于去年年底實現了市區主城區范圍內餐廚垃圾應收盡收目標。目前,日收處量穩定在百噸以上。
2020年,是循環中心穩定投運的第一年。浙江福星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於霞說,該中心的建成使用將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綜合處理,變廢為寶。“市區近12000家機關單位、餐飲、食堂的餐桌安全問題也將得到有效解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