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消薄”的“浙能動力”:光伏項目撬動“第二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1-1-5 來源:浙江在線 作者:甘居鵬
晴朗的午后,衢州市常山縣新昌鄉郭塘村家家戶戶的屋頂上,一排排光伏板映著陽光閃閃發亮。這是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集團”)的光伏發電“消薄”項目。光伏板不斷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輸入電網,產....
晴朗的午后,衢州市常山縣新昌鄉郭塘村家家戶戶的屋頂上,一排排光伏板映著陽光閃閃發亮。
這是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浙能集團”)的光伏發電“消薄”項目。光伏板不斷吸收陽光,轉化為電能輸入電網,產生經濟效益。對于郭塘村和村民們來說,這樣的能源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從欠賬60萬元到收入超百萬
郭塘村黨支部書記張榮是一名80后,卻說自己是“老支書”了。
2013年,在外創業的張榮回到郭塘村,就一直擔任黨支部書記的職務。他告訴記者,郭塘村大部分的青壯年都外出打工了,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小孩,再加上交通不便等原因,很難發展產業,2013年到2017年村集體收入幾乎為零,還欠賬60多萬元。
為此,張榮千方百計謀求郭塘發展思路,圍繞環保主題,發展美麗經濟,走環保與發展融合的新路子。
2018年,郭塘村率先與浙能集團簽訂協議,啟動“戶用消薄光伏發電工程”,利用村里85戶農戶屋頂以及部分閑置土地發展光伏產業,總設計裝機容量1000千瓦。
張恩群是郭塘村最早裝上光伏板的村民。他算了一筆賬:49塊光伏板,每塊每年的租金收入是50元,一年下來有2450元收入。
村民收入增加了,村集體經濟也壯大了。
光伏項目建成后能有效運營25年,扣除租金及維護運營成本,利潤全部歸村集體,預計每年能為村集體增收50萬元左右。
“與浙能集團的結對消薄后,郭塘村的年收入從2017年的5萬元,提高到了2019年的70萬元,摘掉了薄弱村的帽子。”張榮介紹,在光伏項目的撬動下,郭塘村村集體經營性收入邁入百萬元行列,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變。“有了第一桶金,我們就著手發展月季花產業,打造產業景區化、景區產業化。”
從2018年開始,郭塘村種植了90多畝月季花,預計今年銷售收入將超100萬元,同時啟動樹屋民宿群、有機蔬菜瓜果基地等項目,發展休閑農業、森林康養、文化旅游,推動強村富民和美麗鄉村建設。
產業持續發展之外,張榮和村兩委班子還決定拿出一部分資金用于保障民生,每年投入5萬元用于資助困難群眾,為60歲以上老人補貼部分醫療保險費用,80歲以上老人過年還能得到500元的紅包。
做好“消薄”后半篇文章
除了浙能集團本級結對幫扶郭塘村,下屬子公司嘉華、舟山、北侖發電公司分別結對新昌鄉對坑村、輶輅村、茶源村。
浙能集團幫扶干部吳晟昊介紹,除了撥付專項資金外,浙能利用能源領域的優勢實行產業幫扶、科技幫扶,變“輸血”為“造血”。
2018年7月開始,浙能集團投入1872萬元,為包括郭塘村在內的4個結對村安裝上光伏板。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7月底,新昌鄉4個村光伏消薄項目共發電513萬度,共累計收益241.3萬元;預計今后每年可為4個結對村帶來150萬元以上的穩定收入,收益期在20年以上,提前兩年超額完成每村每年10萬元的消薄目標。
新昌鄉黨委書記林永周至今記得,安裝光伏電板正是最熱的季節,工人頭頂烈日,沒日沒夜趕進度,100天攻堅完成了任務。
正因為如此,郭塘村光伏項目在2018年10月22日并網發電,率先實現當年幫扶、當年建成、當年見效的計劃目標,成為浙江省項目落地最快、投產見效最快、效益最好的一個“消薄”項目。對坑村、輶輅村、茶源村光伏項目也在2018年年底全部建成。
“新昌鄉10個行政村,有9個曾是薄弱村。浙能集團的幫扶不僅是資金,更是‘幫興業、幫富民、幫育人、幫美村、幫黨建’全方位的結對幫扶,給鄉村振興注入了一股‘浙能動力’。”林永周說。
吳晟昊告訴記者,下一步浙能集團將深入做好“消薄”后半篇文章,以點帶面,繼續為全省“消薄”工作做好示范、當好標兵,更好體現國企責任和擔當。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浙江省內,從2019年開始,浙能集團還積極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四川結對幫扶工作,旗下6家企業與四川省儀隴縣6個村結對,從項目、產業、民生方面進行幫扶,截至目前已投入專項幫扶資金720萬元。
此外,2010年起,浙能集團派出援疆干部前往阿克蘇,投資33億元在阿克蘇紡織工業園內新建熱電項目,為園區近70家企業、600萬平米的住宅提供清潔用熱,十年來累計投資超380億元,帶動當地就業超8000人。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