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2020北京風能大會”上,400多家風電企業史上首度發起聯合宣言,確定了2060年之前風電發展的“路線圖”。
宣言保證,將年均新增風電裝機5000萬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國風電年均新增裝機容量應不低于6000萬千瓦,到2030年至少達到8億千瓦,到2060年至少達到30億千瓦。
“實際上這相當于風電行業給自己設定的一份路線圖。”一位央企內部研究員向記者表示,“這份宣言在制定時經過了相當仔細的計算,也是在中國首個明確的碳中和目標之下,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路線圖。”
而在行業自發進行未來規劃的時候,行業的目光看向了即將出臺的“十四五”規劃。“在碳中和目標出來之前,實際上‘十四五’規劃已經制定了不少,但是其中的一些指標,特別是關于
新能源發電的指標,要重新來過。”上述人士表示。
“十四五”或大幅上調新能源規劃
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啟示我們,人類需要加快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地球。
他同時表示,中國將提高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充分體現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堅定決心。”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任育之表示,“同時,也為我們以更大力度推進清潔能源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也是因此,在這一目標確立之后,中國“十四五”時期的能源規劃也將要與之適應。
10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在生態環境部召開座談會上指出,要圍繞落實我國新的二氧化碳達峰目標與碳中和愿景,組織編制“十四五”應對氣候變化專項規劃,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計劃,加快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在此之后,我們需要改變的不僅僅是能源系統,還需要改變中國經濟的發展方式,盡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中國能源研究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李俊峰表示,“沖鋒號已經吹響,每個省份甚至每個企業都要制定自己的目標。”
記者調研多家風能企業,多位人士均向本報記者表示,“十四五”時期中國要建設1億千瓦的風電,與2億千瓦的煤電。不過在上述碳中和目標確定之后,這些要求或許會有較大幅度改變。
“風電產業作為清潔能源的重要力量之一,必將承擔更多責任,也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任育之表示,“初步考慮,將更大力度推動風電規模化發展;更大力度推進風電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更大力度健全完善風電產業政策;更大力度促進風電消納;更大力度推動規劃政策協同;更大力度推動體制機制創新。”
有國內風能頭部企業高管告訴記者,“十四五”期間原本規劃的煤電,或許要更大程度上地向風電與
光伏讓步。
“特別是在儲能技術可以應用之后,能夠很大程度上平抑風電波動,實現穩定并網。”上述高管告訴記者,“在這種情況下,三北地區的新能源外輸需要替代一部分目前特高壓線路中的火電;同時,在未來新特高壓線路的建設中,也需要更多考慮可再生能源的外輸。”
5000萬千瓦目標如何實現
在上述宣言發表之后,資本市場立即給予了反饋。
14日上午,港股金風科技(02208.HK)在消息發出之后漲超20%,當日收報9.22港元/股,漲22%。A股方面,風能板塊14日漲幅達1.47%,包括金風科技(002202.SZ)、天順風能(002531.SZ)在內的多只股票漲停。
截至2019年底,風電累計裝機210GW,占發電總裝機的10.45%;其中陸上風電204GW、海上風電5.93GW,分別占全球的37%、23%,分別位列全球第一、第三。
依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今年1至8月新增并網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總裝機超過2.2億千瓦,穩居全球第一;同時,風電布局不斷優化,“三北”地區新增裝機與中東部和南方地區新增裝機持平。
此外,風電利用水平進一步提升,1至8月,全國風電發電量同比增長14.5%;風電利用率97%,同比提升1個百分點。風電投資也穩步增長,1至8月新增并網風電已完成投資超過800億元。
在“搶裝”背景之下,今年風電的發展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想要達到目標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
一位參與宣言的風能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從目前來看宣言的目標實現不能一蹴而就。“宣言中明確的2025年前每年5000萬千瓦裝機,是指五年的平均裝機數量,而非從明年開始就能達到的數字。”他說,“實際上,即便今年是風機在補貼前的‘搶裝’年也不夠,還需要數年的努力才能達到。”
政策方面,根據現行政策文件,對于陸上風電項目,如2018年底之前核準但2020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或2019年至2020年核準但2021年底前仍未完成并網的,國家不再補貼;2021年之后核準的項目,一律平價上網。
也是因此,中國陸上風電出現了風電“搶裝”現象,項目2019年招標量“井噴”至68GW以上,許多風電整機廠商出現了“滿負荷”生產的情況,同時,也有部分行業人士擔心,在補貼退坡之后,中國風機行業將會陷入困境。
“實際上這樣的擔心大可不必。”上述企業人士告訴記者,“在我們看來,中國特別是三北高風速地區,明年完全可以正常實現平價上網,全年中國有希望達到甚至超過3000萬千瓦,和過去數年的水平相比已經算是好的年份了。”
他預計,在2025年前后中國如果能夠實現年均5000萬千瓦的新增裝機,其中三北高風速地區的貢獻將會達到三分之二,中東南部或許能夠達到三分之一。“從目前來看,三年內分散式風電必然會爆發。”他說。
而對于海上風電來說,平價上網將會是一段比較漫長的征程。依據現行政策,中央財政僅補貼2021年底前全部機組完成并網的存量合規項目,不再補貼新增項目。
“從目前的技術來說,平價的海上風電項目在‘十四五’期間或許會相對零散地出現,大概率會在粵東及江蘇沿海地區。”他說,“真正平價海上風電項目的爆發期,或許要等到‘十五五’期間才會出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