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閉幕的北美車展,讓人看到了新能源的風潮是多么的強勁。幾乎所有廠商的展臺都讓位于新能源汽車,在其中想找到一輛傳統燃料的汽車變得很困難。
在車展的最后一天,豐田向外界透露了將更多產能轉移至美國本土的計劃。隨著美國經濟的全面轉暖,豐田計劃在密西西比一家工廠生產其處于市場領先地位的普銳斯混合動力車。作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制造商,豐田汽車正試圖在近期遭遇挫敗之后打一個翻身仗。
事實上,作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日本車企在匯率動蕩的2008年深受其害,紛紛虧損。將生產基地挪至北美,在混合動力汽車擴產背后,是避免匯率波動的考慮。
豐田表示,希望未來五年內為美國客戶提供一系列傳統內燃機車的替代車型,這包括在豐田大獲成功的第三代普銳斯車型,2015年前將推出的充電式混合動力車、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混合動力車。目前,豐田在密西西比工廠還未完工。
在2008年在北美大幅虧損的情況下,準備擴展計劃無疑是個大膽舉動。截至2009年8月,普銳斯全球累計銷售200萬輛,其中北美銷量115萬輛,不過加速增長的態勢已經很明顯。豐田原計劃在2010年,讓混合動力車的每年出貨量達到100萬輛,隨著北美擴產,這一目標的實現似乎就在咫尺之遙。
相對于豐田可插電新能源車的推出時間,其他廠商要激進得多。其中,來自中國的比亞迪就宣布可插電汽車E6將在今年下半年在美國開賣。
比亞迪是參加此次北美車展唯一的國內汽車商。這次北美之行,與其投資人沃倫·巴菲特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畢竟后者希望伯克希爾-哈撒韋的投資人在家門口的展會上,看到投資對象。
在美國出售電動汽車,其嚴酷的標準仍舊是個考驗。雖然比亞迪沒有公布E6的價格,不過有關電池的數據讓人懷疑這輛車能否順利開到路上。電池質量250千克,能量60千瓦時,續航里程328公里,壽命10年。
與比亞迪一樣激進的是歐洲生產商,在錯失了第一輪發展混合動力車的戰略機遇期后,歐洲生產商似乎徹底從柴油戰略中醒悟了過來。大眾、奧迪、沃爾沃、寶馬紛紛推出了新能源產品,它們要么采用純電動,要么采用可插電技術。
與以往展會大相徑庭的是,幾乎所有電動車旁的美女都為充電樁所代替,一根長長的電線插在汽車的前臉、側面、后部等各種地方。各家廠商在宣傳了百公里加速度、續航能力、充電時間等技術指標后,都悄悄藏匿起另一個數據——新車的價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