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專項債中環保公用項目占比達到19%。根據財政部數據,2020年前兩月專項債合計發行規模9498億元,同比增長近2倍;我們統計2020年1-2月環保公用項目占比達到19%,較2019年3.9%-5%的占比大幅提升。2019年國常會推進擴大專項債發行+降低環保項目資本金比例,此次環保專項債放量也體現了對環保項目的融資支持。
拆分細項來看,水類領域專項債占比超60%。污水治理領域前兩月合計發行相關專項債435億元,為19年發行總規模的近2倍。從2019年環保專項債構成來看,水類項目(污水+供水+水利+水環境治理)為前五大投向的前四項,合計占比達64%。
垃圾處理項目占比僅2%左右,提升空間較大。
專項債支撐+政策呵護,PPP項目有望加速推進。此前兩年PPP項目受制于融資條件、民企融資惡化等因素影響推進受阻,若專項債發行量增大,一方面將有利于PPP項目信用強化,另一方面也將降低項目的融資成本。此外,2月21日財政部印發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合同范文等政策,范文的實施將進一步推動污水以及垃圾處理領域PPP項目的標準化以及規范化,并使得此類項目政府責任、盈利模式等邊界條件更加明晰,污水、垃圾處理PPP高質項目潛在需求加速釋放。
專項債助力融資改善,“大訂單—再融資”邏輯重啟。2018-2019年環保板塊大幅跑輸市場的核心原因在于融資能力受到抑制,無法建立起持續增長預期,但環保行業需求來自于政策推動,依然是快速增長的(3月6日住建部強調垃圾分類及鄉村環境建設)。在行業需求擴張+融資改善的背景下,我們預計“大訂單—再融資”邏輯將大概率重啟,當前頭部公司在手訂單飽滿,如果融資能力大幅恢復,我們預計頭部企業將有動力加速項目建設和提高拿單速度,而訂單增速又可映射未來的業績增速,因而板塊有望盈利預期+估值雙提升。結合我們此前報告測算,已發布業績預告\快報的環保板塊公司2019年合計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22.58%。2019Q4單季度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59.7%。我們認為行業業績拐點已經顯現,未來幾年營收、凈利潤、現金流有望持續同步反轉。建議關注:(1)環保板塊:此前受融資環境壓制程度最大的
水處理企業,如碧水源、國禎環保、博世科;(2)園林板塊:業績出現反轉,融資出現改善的東方園林、鐵漢生態,以及基本面穩健訂單飽滿、負債端壓力較小的東珠生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