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遂平縣花莊鄉魏樓村村民劉新科就開始調試新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沼氣讓家里打開水龍頭就出熱水,如今安上太陽能,冬天洗衣服、洗澡也不用愁了。新能源讓我們和城里人的生活越來越近……”他樂呵呵地說。眼下在遂平縣,沼氣、秸稈制氣以及太陽能等新能源已走進尋常百姓家。據不完全統計,該縣有3萬農戶不同程度地用上了新能源。
近年來,遂平縣堅持把加強農村能源建設作為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民增收、加快新農村建設進程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加強領導,強化措施,創新模式,狠抓落實,使新能源走進了普通農民家中。
為了使新能源在農村得到普及和推廣,該縣不斷加大對以沼氣、太陽能為重點的農村新能源建設的投入力度。該縣先后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引導鼓勵農民建設新式沼氣池,包括對建池戶優先發放貸款,縣、鄉財政分別給予資金支持等;成立了沼氣協會和技術服務公司,無償為建池戶提供技術及相關服務。
截至目前,該縣已經有沼氣用戶1萬戶、沼氣生態村20多個。該縣玉山鎮李莊村600多戶村民有400多戶建起了沼氣池,村里利用沼氣生物循環利用工程發展飼養戶80余戶,發展無公害蔬菜、優質林果200多畝,戶均年增收800多元。
鄧州
本報訊 (記者曹國宏 通訊員盛志國 許光選)“自從俺家用上了沼氣后,一年就省下500多元的煤氣費。”1月5日,看著藍色的火苗在鍋底跳躍,鄧州市湍河辦事處的楊大媽高興地告訴記者。如今,像沼氣、太陽能這樣的綠色環保節能產品越來越受到該市農民的歡迎,成為農家節能的“新寵”。
近年來,該市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以培養新型農民為著力點,大力推廣節能設備,提高農民的節能意識;同時,大力提倡農民建沼氣池、用節柴灶,帶動農戶改廚、改廁、改圈,在農村大興節能減排之風,實現家居清潔文明化、庭院經濟高效化。此外,該市還積極開展鄉村產業集群的環評工作,嚴控污染項目和落后產能向農村轉移。
目前,該市已安裝太陽能1.6萬臺,建沼氣池1.5萬座,讓10萬農民過上了“低碳生活”。 記者高留安 通訊員胡金嶺 魏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