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輔助服務市場助力風電消納,棄電率好轉邏輯獲得驗證
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成效在東北得到驗證,2019年風電投資檢測預警,吉林由紅轉綠,黑龍江由橙轉綠。我們在本系列報告前三篇已經基于對輔助服務市場化的分析邏輯,做出了2019年
新能源發電將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的結論。目前,國內已有5個地區調峰市場正式運行,另有9個區域也啟動了相關改革運作。調峰市場將會進一步提高電網調
節能力,為新能源,特別是風電裝機打開更大空間。
2.風電是調峰市場最大受益者,甘肅棄電率將降至10%以內
根據調峰市場規則,調峰費用的分攤是按照調峰時段未參與調峰的全部發電機組的發電量分配。風電發電曲線的“反負荷”特性決定了其需要較多的調峰空間。東北調峰市場在2017~2018年兩年時間為風電提供了了17900GWh調峰電量,每年貢獻了291小時的發電小時數,相當于降低了近10個百分點的棄電率。2018年4月,甘肅省正式啟動了調峰市場,累計貢獻調峰電量4.03億千瓦時,棄電量下降至54億千瓦時。2019年,甘肅有望復制東北路徑,調峰市場規模將會進一步提高,棄電率下降至10%以內。
3.“三北”外送通道助力,裝機空間重新打開
2017~2018年,酒泉-湖南(8GW)、準東-皖南(12GW)特高壓工程陸續投運。2020年,青海-河南特高壓也將投運,西北至華中電網輸送通道總規模將達到28GW,外送能力進一步大幅提高。2018年,甘肅外送電量同比增長60%,外送電量達到324億千瓦時,占整體風電棄電量的6倍。我們認為外送通道與甘肅調峰市場的配合,將帶動起新能源輸出量的大幅增加。西北地區外送電量未來兩年也將持續提升。2018年7月,錫盟-泰州特高壓直流工程投運,將會有力促進蒙東電網新能源外送,同期烏蘭察布6GW風電基地獲得核準,華北區域風電裝機空間也獲提高。
4.電力需求倒逼新能源裝機,多家電力公司大幅上調風電投資計劃
根據目前電網結構分析,2019~2020年每年新增裝機將在130~160GW,而火電、水電、核電沒有大批量新增裝機,因此需要風電、
光伏的裝機支撐。而中東部地區的電力缺口也將進一步帶動西北、東北地區外送通道的利用率提高。與此同時,華中地區風電裝機量連續三年保持40%以上增長,也反映出了電力供應緊張問題。湖南在2019年內的電力缺口將達到總負荷的1/8,地區電力需求也在倒逼風電、光伏的裝機量提升。同時,華電國際、龍源電力、華潤電力等公司均大幅上調了2019年、2020年風電投資計劃,其中華電國際風電投資計劃240億元,同比增長240%;華潤電力2019、2020年目標1.7、2.3GW,同比分別增長40%、35%。
5.2020年風電裝機有望達到35GW以上,推薦關注風電全年投資機會
綜合全文分析,在西北、東北、華北、華中地區新增裝機預期全面提高的基礎上,加之海上風電的爆發,我們預計2020年風電裝機量將達到35GW以上。根據調研,我們發現主機廠出貨量、零部件企業目前訂單飽滿,已有接近2015年的趨勢。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