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報訊(見習記者 吳沈默)7月17日,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會議旨在促進各地區相互交流,學習先進經驗,保證供熱安全。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司長陳宜明,城市建設司司長陸克華,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賀明,自治區建設廳廳長李振東,自治區建設廳副廳長范勇,市領導廉素、陶永山、劉志斌、侯煥明出席會議。15個省、市、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有關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上,李振東代表自治區致歡迎辭。
廉素代表市委、市政府歡迎與會代表來到包頭,并介紹了我市的社會經濟基本情況及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情況。廉素說,我市承擔了150萬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任務。2008年,我市完成了少先20街坊和友誼13街坊的18萬平方米改造任務,63棟住宅樓的3000余戶住戶得到實惠。同時,僅一個采暖期就可節約燃煤3000多噸。剩余132萬平方米改造任務將在2009年至2010年完成。
陸克華指出,目前我國供熱計量改革工作取得進展,積累了一定經驗,40余個城市開展供熱計量,供熱計量面積達到1.98億平方米,實現熱計量收費面積4600多萬平方米。但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諸如新建建筑熱計量設施欠賬嚴重,既有建筑供熱計量改造進度緩慢,供熱計量收費政策滯后等。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各地區要統一認識,堅定信心;進一步明確供熱計量改革工作目標,強化供熱企業主體責任,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加強部門協調和配合;加強監督,重點研究供熱計量改革政策措施。
陳宜明指出,內蒙古自治區政府重視、工作扎實、成片改造、企業配合的好經驗,各地區要認真學習,因地制宜。在下一步工作中,要把標準與實際情況相結合,把政府指導與群眾意愿相結合,對待不理解的群眾要加強宣傳,把“節能”與“節錢”結合起來,堅持技術、政策管理、改造模式創新。對于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工作,要認真總結經驗,不斷提高工作水平;認真分析問題,找到解決辦法;加強各地區、各部門的配合,形成合力;要規范改造,提高改造質量。
會議期間,與會人員參觀了我市少先20街坊和友誼13街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