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企盈利趨向普遍看好的同時,煤炭成本也在節節攀升。而且這些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國家政策主導的,煤炭企業無力控制。
“去年煤炭行業是盈利大戶,而電力、冶金、化工、建材等相關行業卻利潤下降甚至虧損。”專業人士說,這導致國家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將煤炭收益向下游產業轉移。
措施包括:煤炭增值稅由13%恢復到17%;資源稅改革也將由“從量定額”改為“從價定比”征收并提高征收標準;還有出口關稅調整以及土地使用稅、煤炭價格調節基金、煤礦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將企業部分收益轉化為財政收入。
國家正按照市場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重塑煤炭經濟政策體系,推動煤炭產品進入高成本時代。“煤炭成本中材料、電力、工資等直接生產成本比重下降,資源、環境、稅收等法定成本費用所占比重上升,而且呈持續上升趨勢。”蘇立功說,由于煤炭企業不能掌握煤炭成本控制的主動權,煤炭成本的剛性和持續走高態勢難以改變。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跟蹤調查了90多戶大企業,其中30多戶已經出現虧損,虧損面29.34%。撫順礦業集團總會計師閆立坤說,“煤炭行業是長周期,現在效益好,但是等到效益不好時再調整,就來不及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