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業基本概況:處理目錄擴容至14種,補貼擴容值得期待
電子拆解產業主要是從家電賣場、廢舊電器回收企業或個人等渠道收購廢舊電器,拆解成無法出售的電子垃圾和可以出售的資源化產品,電子垃圾進一步交由危廢處置企業進行處理,而資源化產品則銷售給資源回收企業。
電廢回收行業發展三階段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隨著新增9項目錄產品的補貼政策落地,行業將進一步放量。新版目錄在舊目錄“四機一腦”的基礎之上新增9類電器電子產品:吸油煙機、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打印機、復印機、傳真機、監視器、手機和電話單機。新增的9類產品2013年理論報廢量合計達1.96億臺,而同年“四機一腦”合計理論報廢量僅有1.09億臺。未來隨著補貼品類的擴容,行業空間將進一步打開。
電廢回收處理行業相關政策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二、拆解結構優化+大宗商品價格回升,助力行業增長
拆解結構優化提升行業盈利水平,電視機拆解量占比下降,空調拆解有望大幅放量。14年95%以上的拆解品都是電視機,新的補貼目錄調低了電視單臺補貼,大幅提升空調的單臺補貼35元至130元。新補貼目錄實施后,2016年1-5月電視機拆解量出現大幅下降,占比為55%,微型計算機占比10%-15%,洗衣機占比17%,電冰箱10%,空調1.87%。預計未來白電拆解占比將逐年提升,由于白電拆解盈利優于黑電,因此拆解結構的優化將提升行業盈利水平。
14年1,2季度拆解臺數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16年1-5月拆解量占比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預計未來兩年電廢拆解行業增速將達到20%以上,2018年市場規模將達148.7億。16年電廢拆解量增速為5.2%,認為2016年電廢拆解量增速放緩主要是補貼變化使得拆解結構調整帶來的適應期所致。假設未來兩年,黑電拆解量占比每年下降10%,白電占比每年增加10%,測算每10%結構優化將使電廢拆解市場規模增加8.8%,加上每年5%拆解臺數增,大宗商品價格提升,行業將維持20%增速。
電廢市場規模預測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三、行業集中度將提升,競爭推動企業向深加工精細拆解方向發展
從資金角度看,處理企業面臨較大資金運作壓力。補貼收入占據了整個拆解收益的30%以上。早期基金補貼到位時間為半年左右,而由于去年出現了虛假拆解騙補事件,環保廳加大了規范拆解的審核力度與程序,基金補貼到位時間延長到一年半,企業面臨較大的墊資壓力,龍頭企業優勢明顯。
拆解補貼申請流程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從技術角度,隨著行業利潤持續下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已經由開始以拆解為主,向精細拆解深加工方向發展。精細拆解的收益將比粗放拆解提升近一倍,龍頭企業具備深加工技術優勢,將進一步擠壓小企業生存空間。
電子廢棄物各組分含量
數據來源:公開資料整理
電廢行業未來幾年隨著拆解結構優化、白電拆解占比提升,行業盈利將持續改善,未來補貼目錄擴容將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預計未來幾年行業增速將維持在20%以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