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的生物質發電公司瑞華股份沖擊IPO或為生物質發電行業再添上市勁旅,更值得關注的是,讓市場重新審視生物質發電行業。
政策的穩定性應受到關注
根據近日披露的申報稿,瑞華股份本次募資將全部用于收購蘭生能源60%的股份。目前,蘭生能源擁有兩臺12兆瓦抽汽凝汽式汽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4兆瓦。
作為一家生物質發電企業,瑞華股份通過燃燒秸稈等生物質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做功來發電。
《可再生能源法》規定,生物質發電企業所發電力由電網公司全額收購。另據發改價格(2010)1579號規定,未采用招標確定投資人的新建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統一執行標桿上網電價每千瓦時0.75元(含稅)。
業內人士認為,當產品與銷售渠道等收到法定的限制之后,類似瑞華股份的生物質發電企業的客戶對象、產品定價等諸多環節受政府與政策的影響較大,由此也因其政府特許經營性質而不能用開放式、競爭性的市場模式來考量其運營模式,政策的穩定性與政府支持的可持續性更應受到關注。
從瑞華股份的盈利能力來看,政府對生物質發電的大力扶持值得投資者關注。根據披露,瑞華股份2014年到2016年的凈利潤分別為820萬元、1402萬元和1995萬元。招股書還披露,2015年、2016年一級2017年第一季度,瑞華股份收到的稅費返還分別為446萬、725萬和214萬元,占當期凈利潤的32%、36%和42%,且比例在逐漸上升。
當然,技術、規模與管理能力等將決定企業最終能否勝出。
該公司董事長喬相鳴就認為,最近三年公司平均年等效負荷小時數達6500小時以上。瑞華股份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這一數字表明,公司處于同行業的先進水平。
行業受資本青睞
我國的秸稈發電項目始于2003年。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實施以后,生物質發電優惠上網電價等有關配套政策相繼出臺,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的生物質發電行業的快速壯大。
根據我國《
生物質能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我國生物質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500萬千萬,年發電量達到1900億千瓦時,其中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700萬千瓦,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750萬千瓦,沼氣發電60萬千瓦,分布式熱電聯產將成為主要支持發展方向。有機構預測,“十三五”期間,整個行業市場空間將超過1400億元。
2016年,全國生物質發電并網裝機容量已達1214萬千瓦,全國生物質發電總量為647億千瓦時。
巨大的市場前景引得資本蜂擁而至。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生物質發電項目達到了665個,僅去年一年內就再添66個項目,成為投資領域的新寵。
一般而言,發電量越多,公司收入越高,單位成本越低,效益越好。相對于全國1214萬千瓦時的裝機容量與650億千瓦時的發電總量,瑞華股份的經營規模較小,生物質發電裝機容量及發電量為24兆瓦和1.87億千瓦時。
瑞華股份也自稱“規模較小,無法形成規模優勢”是其短板,該公司希望通過上市可以在橫向上實現規模擴張。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