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方案等有關工作的逐步推進,針對環境污染問題,雄安新區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在未來雄安新區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白洋淀環境治理,終于迎來契機。日前,環保部將雄安新區的白洋淀與洱海、丹江口一同列入“新三湖”水污染治理,這是三湖第一次上升到國家環保工作重點。
雄安新區治污在行動:關停取締3909家涉污企業
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官方公眾號“雄安發布”28日消息,4月1日以來,雄安新區三縣重拳出擊,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一批違法者受到刑事拘留、行政拘留等懲罰。截至7月8日,雄安新區共排查涉污企業7248家,105家企業被行政處罰,3909家企業被關停取締,84人被行政拘留,8人被刑事拘留。
白洋淀被環保部納入“新三湖”后,意味著白洋淀上游流域的生態保護及污染防治進入攻堅階段。
雄安新區嚴格區域環境保護的各項行動在第一時間扎實推進。目前,新區正在以對黨、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態度,嚴格治污,嚴控入區產業,所有項目都要經過科學論證評估,絕不為了眼前利益降低門檻。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我省從解決雄安新區環境污染突出問題入手,堅持因地制宜、分區施策,率先啟動白洋淀流域上游環境污染治理工作,健全跨區域聯防聯治機制,強化部門之間的聯防聯控,下大力加強新區及周邊環保執法監管,為新區規劃建設提供良好生態條件。
強力實施“碧水行動”,做好白洋淀流域綜合整治工作,制定流域環保排放標準,研究確定流域環境改善目標,確保一泓清池安全秀美。
積極推進雄安新區水利規劃建設,開展雄安新區及周邊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圍繞保障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不斷提升雄安新區水安全保障能力。
新區生態保護紅線規劃劃定工作啟動,通過嚴守生態紅線、嚴格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市開發邊界,實現綠色低碳、返璞歸真。
6月16日至7月10日,保定市開展白洋淀上游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集中行動,重點對8條入淀河道及河道流域1公里范圍內的區域進行綜合整治。
污染治理守護一淀清水。“治理白洋淀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既要科學謀劃,更得久久為功。”安新縣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加強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既要加強河道污染治理,又要解決淀區生產生活排污。安新縣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在白洋淀集中開展清理網圍養魚行動,清理重點水域和航道內以網圍為主的養殖。
加快推進納污坑塘排查整治。保定市排查出新區周邊三縣共有納污坑塘17個。針對滲坑水質情況,一坑一策,分類施治,明確責任,倒排工期,進行修復治理。
環保部督導調研組到雄安新區調研
7月27日,為落實全國人大今年重點督辦建議——“關于加強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建議”,環保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人大代表到雄安新區,就白洋淀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問題進行調研。
督導調研組一行赴安新縣污
水處理廠,詳細了解污水處理廠對COD濃度的削減和改善白洋淀周邊環境起到的作用。考察了白洋淀濕地生態保護、水域治理、生物多樣性等情況,并對美麗鄉村建設、環境保護特別是污水和
垃圾處理的相關情況進行了調研。
白洋淀上游流域環境整治加快推進
保定市開展的白洋淀上游流域環境綜合整治集中行動近日結束。集中行動加快推進雄安新區及上游水環境污染監管和治理工作,重點對8條入淀河道及河道流域1公里范圍內的區域進行綜合整治。目前,污水處理實現白洋淀上游縣級以上城鎮和重點鄉鎮全覆蓋。
開展上游河道清潔專項行動。自6月中旬開始,保定市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納入美麗鄉村建設與管理、集中治理和群眾治理相結合、沿河鄉村齊治共管等方式,集中清理河道垃圾、阻水障礙物和采砂場等。在上游河道兩側及河道內,清理生活垃圾101.71萬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及堆積物36.67萬立方米,清理水面垃圾1.19萬立方米,清理采礦棄渣4.2萬立方米。
推進白洋淀流域上游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建設,提升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保定已建成投運37座污水處理廠,形成每天126萬噸的污水處理能力,實現白洋淀上游縣級以上城鎮和重點鄉鎮全覆蓋。這些污水處理廠設計出水標準,均為一級A標準,嚴于一般地區執行的一級B標準。為實現白洋淀三類水質目標,保定市投資3.6億元,深度治理魯崗污水處理廠和高陽縣污水處理廠。其中,魯崗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正在進行可研編制單位招標,高陽縣污水處理廠深度治理正在土建施工。
加強上游直排河企業監管,突出污染源頭整治。全面排查白洋淀上游直排河企業,完善入河排污口登記資料,建立臺賬,有序推進企業升級改造,直排河企業全部執行國內最嚴格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一級A標準。積極推進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污染深度治理,從源頭和生產過程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的產生。目前,保定市34家直排河企業全部安裝了污染物在線監測設施,實現廢水排放實時監控,有效遏制了企業偷排偷放行為。
納污坑塘排查整治加快推進。在雄安新區周邊三縣排查出納污坑塘17個,已全部完成監測。按照“一坑一策、分類施治”原則,明確責任,倒排工期,修復治理滲坑水質。
唐河污水庫及大寨渠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安新縣完成唐河污水庫庫區水質、底泥及周邊環境的檢測和污水應急處理工程立項、實施方案編制,確定了招標代理機構,下一步將進行招標。大寨渠兩個主要污染源頭(天鵝化纖廠、蓮池區園區)的污水已完成管網切改,改排入市政管網。在大寨渠7個關鍵節點處完成分段封堵,下游部分渠段已干涸,唐河污水庫已無進水。
據了解,雄安新區生態環境保護專家顧問組正在籌備中,環保部領導、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或將有重量級人員加入。白洋淀生態環境治理和保護規劃編制工作目前正在加快進行,淀區水生態環境全面普查正在實施,并提出白洋淀流域八條河的綜合治理方案和淀區生態環境修復工作方案,重點工程的前期調研、鉆探、采樣工作也已開展,為加快新區規劃編制和重點工程落地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京津冀協同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專家肖金成:雄安新區要把白洋淀整個規劃進去,過去我們規劃的理念肯定是白洋淀拿出去,我只管我的城市建設。那么新區的規劃理念是比較先進的。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