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A股市場環保板塊呈現先揚后抑態勢,二季度估值回調至歷史低位。三個月以來,部分環保龍頭股的調整,也拖累了相關持倉的基金凈值,環保類主題基金三個月來平均回撤5.5%。
然而部分機構指出,環保行業板塊調整是受整體宏觀降杠桿影響,但環保行業的長期發展仍然可期,尤其是近期部分環保企業中報業績預喜,因此看好環保板塊的超跌反彈。
重倉股回調使凈值受損
根據Wind數據統計發現,全市場包含“環保”、“低碳”、“綠色”以及“美麗中國”字眼的公募基金共44只(各類份額分開統計,包含指數型基金)。截至7月17日,44只環保類主題基金三個月以來凈值平均回撤約為5.5%。其中,三個月內凈值實現正增長的環保基金有13只,占總數比不足三成。
在取得正收益的環保基金中,三個月以來收益率超過3%的基金有5只,占總數比不足一成,分別為富國低碳環保(7.91%)、諾安低碳經濟(7.77%)、天治低碳經濟(5.03%)、華安生態優先(4.55%)和嘉實環保低碳(4.05%)。
而在回撤的環保基金中,有15只基金三個月以來回撤超過10%,占總數比超過三分之一。其中有3只基金三個月回撤超過20%,跌幅最大者凈值損約34%。值得注意的是,跌幅居前的環保基金中,有4只均為指數型基金的B類份額。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Wind數據發現,截至7月17日,中證環保產業指數收于1621.79,三個月以來跌幅約為10.8%。
中國證券報記者查閱跌幅居前的環保基金一季報發現,部分回撤較大的基金均重倉了神霧環保、三聚環保、雙良
節能等環保板塊龍頭股。記者統計調研發現,神霧環保在今年年初作為環保龍頭漲勢頗為亮眼,但到了3月24日創出最高37.56元后,一直保持震蕩下行趨勢,60個交易日內回撤幅度達到26.55%。上周5個交易日中有兩個交易日(周一7月10日及周五7月14日)跌停,目前已經停牌。三聚環保走勢與神霧環保也頗有相似之處,也是在3月24日創出新高后一路下行,60個交易日內回撤約為25.97%。而雙良節能則于今年2月20日停牌,5月18日復牌后連續三個交易日跌停,60個交易日內跌幅約為42.98%。
中報預告或現轉機
東吳證券分析指出,環保板塊近期表現不佳,主要原因是受宏觀金融去杠桿利率上行、PPP去杠桿的影響,導致板塊估值調整下行。
針對環保股近期調整偏大的情況,國海證券認為低谷將過。一方面,市場普遍擔憂環保股現金流差、應收賬款居高不下、關聯交易占比高,尤其是以神霧環保、三聚環保為代表的技術型節能減排企業的技術實力難以判斷,關聯交易頗多,難以看到真正的業績增長。另一方面,環保并購案例增多,而市場對其業績能否兌現存在質疑。
但國海證券分析指出,環保訂單多來自于政府的特許經營權項目,其結算的模式本身導致了收入的確認慢于其他行業,但下半年將步入訂單結算期,企業現金流狀況將得到逐步緩解,企業也優選地方政府償還信用好的項目。近期的下跌已充分反映了市場情緒,在訂單高增長+市場預期調降的背景下,環保股下半年將迎來反彈機會,整體上隨著訂單的落地執行,環保股運營收入、現金流將逐步改善,悲觀預期將極大修復。
長城國瑞證券研報數據顯示,上周是上市公司公布2017年中報業績預告的密集期,共有38家環保上市公司發布預告。截至7月17日,78家環保上市公司中已有43家公布了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其中23家凈利潤增長率高于30%,6家凈利潤同比下降。整體上,環保行業仍然處于高速增長期。
對此,國海證券表示,環保公司中期業績普遍預增,行業高景氣度持續。在創業板受挫、環保企業多為中小市值的背景下,建議更加關注公司訂單與業績落地情況,優選真成長、真價值的個股。
機構看好行業改善
業內人士透露,近期社會資本參與基建投資PPP項目空間有望進一步打開,另外存量項目資金回收也有助于形成良性循環,在提高社會整體效率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而環保行業與PPP緊密結合,有利于金融“脫虛向實”。
東吳證券指出,環保行業發展呈現多元化態勢,跨界進入環保行業的企業數量增加。隨著環保PPP項目對于資金與政府資源需求的凸顯,央企憑借低成本資金優勢、良好的政府資源優勢、品牌優勢、PPP項目拿單優勢跨界進入環保行業。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共有葛洲壩、國電電力等12家央企通過并購、業務發展、投資等方式跨界進入環保行業。
估值方面,平安證券指出,環保公共行業整體估值已處于近兩年最低區域,行業當前價格對應2017年PE相比2016年底下降近30%。從細分板塊來看,固廢再生、環境監測、綜合環保、水務工程下降超過30%,大氣治理板塊下降最少,為3.49%。整體來看,行業持續高增長且估值大幅下降,行業配置價值凸顯,建議關注高增長且現金流充足的水務工程及固廢再生板塊。
展望下半年,華創證券表示,環保行業應優選個股,首要把握績優藍籌股。未來水治理行業、固廢及危廢處理領域都將面臨行業調整,而在整合過程中,更看好資金優勢明顯和擁有自主研發能力的行業龍頭企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