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泉州市培育發展農村污水
垃圾處理市場主體實施方案》近日出臺。
《方案》提出,吸引社會資本以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工程包或購買服務的模式投入農村污水垃圾治理,2017年,洛江、泉港、石獅、晉江、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泉州臺商投資區都要推出1個以上工程包。到2020年,形成全面開放、政策完善、監管有效、規范公平的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市場體系,農村污水垃圾治理設施長期穩定運行。
鼓勵以縣(市、區)為單位打包工程包
《方案》提出,鼓勵以縣(市、區)為單位,采用多種形式打包工程包:
一體化打包,就是將轄區鄉鎮、農村污
水處理設施、配套管網以及村莊污水處理項目捆綁打包組成一個或若干個污水處理工程包,也可以將已建項目的運營一起打包;將轄區內鄉鎮的環衛清掃保潔、中轉運輸、終端處理以及市政公用領域等項目整合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垃圾處理工程包。
分區域打包,即分片區或分流域將污水處理和垃圾處理項目整合打包。
多項目打包,即把污水垃圾處理和其他項目進行打包,對多項目進行優劣搭配,按存量項目與增量項目打包、收費項目與無收費項目打包,實現規?;\營。
《方案》還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實行跨縣域農村污水垃圾治理項目捆綁打包實施。支持已建鄉鎮和村莊污水項目以購買服務方式委托運營。鼓勵環衛設備生產企業、城市環衛服務企業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承包鄉鎮環衛保潔、中轉運輸、終端處理和資源回收。
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民營資本
《方案》明確,鼓勵各類市場主體通過公平競爭方式參與農村污水垃圾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各相關縣(市、區)應根據項目的采購需求特點,依法擇優選擇社會資本,對不同時具備投資能力、建設資質和運營能力的社會資本,鼓勵其組建聯合體參與競爭。鼓勵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選擇民營資本,對已在省內投資運營城市、村鎮污水垃圾處理的社會資本同等條件下可以優先選擇。
《方案》提出,引入環?!邦I跑者”制度,培育農村污水垃圾治理先進龍頭企業,引領行業健康發展。建立行業內企業黑紅名單制度,對違背市場競爭原則和侵犯村民合法權益的市場主體納入“黑名單”管理。對誠實守信主體在經營權、投融資政策等方面給予更大支持。
建立鄉鎮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對落地的PPP農村污水垃圾工程包項目,市級財政按照投資額給予實施地政府一次性獎勵。獎勵標準為:投資額5000萬元—1億元的項目,獎勵50萬元;投資額1億元—5億元(含1億元)的項目,獎勵100萬元;投資額5億元—10億元(含5億元)的項目,獎勵200萬元;投資額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項目,獎勵300萬元。獎勵資金主要用于補助PPP項目前期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支出。
《方案》還明確要建立鄉鎮污水垃圾處理收費制度。建立財政獎補與村民付費相結合的分攤機制,合理確定繳費水平和標準。鄉鎮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的,要開征污水處理費;農村地區要采取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議”方式,村民按每人每年5元—20元繳納保潔費,存在差額的部分由縣(市、區)級財政統籌解決。
此外,支持銀行業機構開展收益權質押融資和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等,為農村污水垃圾項目提供多種融資支持。允許投資企業用項目預期收益權向金融機構質押貸款,用于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地方政府可采取相應增信措施或給予貸款貼息補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