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深圳市推進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工作現場會在鹽田區召開。從會上了解到,我市生活垃圾分類將從以往的鼓勵為主轉變為全面強制。做好垃圾分類是深圳文明的需要,是深圳發展的需要,是深圳環境的需要,也是深圳定位的需要。
年底前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全覆蓋
深圳市將在2017年年底前,對全市所有有物業管理的小區和城中村進行生活垃圾分類設施配置的全覆蓋。各個住宅區和城中村,必須按照標準規范配置并管理好分類投放容器。
具體包括:以電池和熒光燈管為代表的有害垃圾投放容器,以廢舊家具和年花年桔為主的大件垃圾回收點,廢舊織物回收箱,玻金塑紙回收箱。有處理條件的區域,例如鹽田區,鼓勵對家庭廚余垃圾進行單獨回收。
目前,市城管局分類中心已經制定了針對居民住戶的垃圾分類指引,各區印制后將發放到每戶家庭,告知和引導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城管等相關部門還將在6月底出臺《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要求》,進一步細化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
提倡開展源頭減量行動
深圳將圍繞“建設節約型社會、發展循環經濟”目標,大力倡導市民厲行節約、減少浪費,引導轉變生產與生活方式,從源頭減少垃圾的產生。
源頭減量的方式包括:
1、鼓勵市民開展“光盤”行動,倡導適量點餐、剩菜打包;
2、開展快遞包裝回收減量行動,聯合快遞物流企業、快遞智能存儲機運營企業等,對快遞包裝分類進行重復利用或再生利用;
3、開展家庭廚余垃圾減量處理行動,研究使用簡易設備對家庭廚余垃圾粉碎處理和脫
水處理兩種模式的可行性及適用條件,探索家庭廚余垃圾實現源頭減量處理的途徑;
4、開展家庭廢棄物重復利用行動,建立以圖書、大件家具等為主的家庭廢棄物流通置換平臺。
焚燒處理設施優于歐標準
經過減量、分類回收利用之后,剩余的生活垃圾將進行焚燒處理。據悉,深圳的東部環保電廠、寶安老虎坑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媽灣城市能源生態園項目等三大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建設工作,將按照優于歐盟2010/75/EU標準的要求,以國際先進技術和運營管理模式加快推進;2018年底前基本建成,2019年全面投產,實現全市范圍內原生垃圾“零填埋”處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