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電價或適當降低 關注大氣治理龍頭長期發展前景
發布時間:2017-5-22 來源:中信建投證券研究
事件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降低脫硫脫硝電價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確定在落實好前期已出臺涉企減負政策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新的降....
事件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降低脫硫脫硝電價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7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確定在落實好前期已出臺涉企減負政策的基礎上,再推出一批新的降費措施。其中包括:推進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合理降低輸配電價格;擴大發電企業和用戶直接交易規模;調整電價結構,通過取消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降低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標準、適當降低脫硫脫硝電價等措施,減輕企業用電負擔;采取降低管道運輸價格、清理查處亂收費等措施,降低省內天然氣管網輸配價格。
簡評
電力體制改革大背景下,降低環保電價屬預期之中
早在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就指出,要逐步完善電價形成機制:單獨核定輸配電價,分步實現公益性以外的發售電價格由市場形成。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力價格,把輸配電價與發售電價在形成機制上分開,并配套改革不同種類電價之間的交叉補貼。從現階段來看,輸配電價改革是新一輪電改的核心內容和客觀要求,而分類交叉補貼問題是輸配電價改革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超低排放帶動電價補貼高企,市場化競爭欠缺
在超低排放改造全面實施以來,對于環保電價的政策和補貼支持力度逐漸加大。2015年12月發改委、環保部、能源局發布《關于實行燃煤電廠超低排放電價支持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中提出如下補貼標準:2016年1月1日前已并網運行的現役機組,對其統購上網電量加價1分/千瓦時;2016年1月1日后并網運行的新建機組,對其統購上網電量加價0.5分/千瓦時,調整后脫硫、脫硝、除塵達標的電價補貼,最高累計可達3.7分/千瓦時。因此我們認為,提出降低脫硫脫硝電價等措施在意料之中,而且有利于打破現有電力體制的利益壁壘,更好迎接市場化競爭。
短期對大氣治理企業負面影響有限
從三方面分析,我們認為國務院本次提出降低環保電價,短期將對大氣治理企業帶來一定負面影響,但程度十分有限:1)目前常務會議僅提出降低電價的意向,具體脫硫脫硝補貼下降幅度、履行時間點有待觀察;2)大氣治理中EPC類環保設施安裝和提標改造工程業務不受影響,僅與電力企業簽署的BOT運營項目可能受影響,并且取決于協議中項目的定價機制是否與補貼電價關聯;3)以2015年數據測算,中國燃煤消費量中41.8%用于電力熱力,52.8%用于工業企業,剩余為民用。作為大氣治理未來主戰場的非電領域,并不存在政策層面上脫硫脫硝的電價補貼,因此也不受到調整的影響。
看好長期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
長期來看,我們認為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實施與深化,將為原有體制內部的第三方治理運營公司帶來更加市場化的競爭,產生一定擠出效應。另外,大氣治理行業內規模較小,技術、經驗等不足的小型企業,也將難以承擔電價補貼下調,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局面。因此,對于大氣治理行業龍頭公司,市占率將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提高。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