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鄭州市規劃局局長語出驚人之后,海口市水務局局長符傳君以一句“經濟越發達地區,水越黑”難倒眾人。這句話如果放在一位普通公眾的口中,或許還叫替民說話;一旦從一位政府官員口中說出,公眾以為此語喪失立場,偏頗之中更缺乏智慧思維。其實不然,中國曾經有過一句先污染、后治理的經典之語,只是在近幾年,政府表明決心提倡走可持續發展生態之路,在保經濟增長的同時更要注意環境保護。
污染問題普遍存在并未得到解決
針對為何常年未能解決海口污水這一提問,符傳君回答說,中山、東莞一帶,包括我們現在的在長江三角洲附近的、蘇州、浙江一帶,就是說只要發達的地區,越發達,水越黑。廣東省為迎戰全運會,在改善全省水質問題上今年可是發了大力氣,但是在7月的廣東省環保局通告中,廣州市水質仍然沒有達標,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符傳君的回答可以帶來兩點信息,一是水污染存在于沿海、東南沿海經濟發達的地區,當然也包括海口;二水污染難治理普遍存在我國污染地區,海口的水污染常年治理沒有結果也正是一個普遍的問題。目前,這一普遍問題并未有得到有效解決。
早在1999年,馬軍的《水危機系列》報道曾引轟動。在2009年,馬軍“畫”就《水污染地圖》,在這一張地圖上,馬軍形容中國水污染嚴重,自2006年至2009年4月,全國各地已有超30000條污染信息存檔,其中,以珠江三角洲、東南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污染最為嚴重。而據2009年7月中國企業報告公民藍皮書顯示,工業仍是環境污染主要源頭,污染比重占至7成,一半還多。回頭重申符傳君的說辭,只能說明我國污染問題普遍存在,政府官員也已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關注污染現狀只說問題不究言辭
據廣東省廣州市污水治理總工程師李碧清表示,符傳君的觀點并不全面,但結合當前國內形勢,也有一定道理。工業用水,生活用水和雨水等都是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工業用水尤甚,“以前,國內只重視工業經濟的發展,對水污染治理并不重視,長此以來造成當前發達城市的嚴重水污染。而現在,國內經濟發展改走可持續發展道路,一邊發展一邊治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