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PPP訂單快速釋放,污
水處理上市公司業績獲得高增長。《證券日報》市場研究中心根據同花順數據統計顯示,在58家污水處理公司中,截至4月9日,已有25家公司披露2016年年報,其中,有16家公司2016年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而國中水務、晨鳴紙業、格林美、東江環保等4家公司2016年凈利潤同比增長均在60%以上,分別為113.73%、102.11%、71.02%、60.53%。
除上述25家已披露年報公司外,還有26家公司已披露年報業績預告,有17家公司業績預喜,占比65.38%。其中,中原環保、天翔環境、興源環境、東方園林、湘潭電化等公司預計2016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翻番,分別為203.12%、180%、140%、115%、101.13%。
興源環境較為典型,興源環境目前已簽訂PPP訂單及框架協議金額高達115.49億元。其中,進入財政部及發改委PPP項目庫的項目總投資額達86.31億元;充足的在手訂單和框架協議將保障公司未來幾年業績的穩定增長。據公司業績快報披露顯示,2016年,實現每股收益為0.4843元,凈利潤為21612.09萬元,同比增長112.16%。報告期內,由于公司合并報表范圍增加,2016年度實現營業總收入214611.0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42.68%。
對此,分析人士指出,PPP訂單落地情況較好的龍頭企業,其突出的拿單能力與訂單轉化能力有助于業績長期提升。而在受社會資本青睞的公司中,其業務模式與PPP契合的污水處理公司,更易實現訂單向業績的轉化。2017年是環境治理的重要考核節點,地方政府治污動力極大提升,2017年水處理行業高增長仍將持續。
此外,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河北設立雄安新區。按規劃,雄安新區將以特定區域為起步區先行開發,起步區面積約100平方公里,中期發展區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遠期控制區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
中泰證券指出,雄安新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背景下提出的承接非首都功能的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表明環境生態成為建設環節需要考慮的核心因素之一,水環境作為最重要一環必不可少。雄安新區的供水、污水處理及再生水投資等基礎設施投資空間約在330億元。其中供水投資空間約40億元,污水處理投資空間約115億元,污水運營約56億元/年,再生水投資空間約120億元。其中,污水處理上市公司將直接受益,有利于污水處理概念股的后市表現。
受上述兩大利好提振,上周五污水處理板塊頻頻異動,首創股份、創業環保、渤海股份、南方匯通、碧水源、博天環境、中持股份等7只概念股漲停。另外,萬邦達(8.55%)、中金環境(7.39%)、巴安水務(6.47%)、環能科技(6.37%)、啟迪桑德(5.42%)和海峽環保(5.30%)等個股上周五漲幅也均在5%以上。
資金流向方面,上周五板塊內共有38只概念股呈現大單資金凈流入態勢,其中,碧水源、國中水務、中金環境、晨鳴紙業、東江環保、天瑞儀器、天翔環境、中原環保、永清環保、巴安水務等10只個股期間大單資金凈流入均超2000萬元,分別為24433.84萬元、15355.53萬元、7680.34萬元、6075.21萬元、4648.21萬元、3758.91萬元、2975.23萬元、2761.39萬元、2639.52萬元和2497.22萬元,累計吸金7.28億元,這10只個股2016年業績均實現增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