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固廢處理市場發展的突飛增長的一年,國家對固廢處理領域連續發放利好“紅包”,不少環保企業爭搶固廢處理市場“大蛋糕”,據了解,2016年北控水務、碧水源、云南水務、江南水務、萬邦達等以水務為主業的環保公司也紛紛涉足,相關統計數據顯示,在多個細分領域齊發力下,實現了超過4000億的市場,其中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市場達到了將近2000億規模、餐廚
垃圾處理有300億的市場規模、土壤修復200億元市場、污泥處理1100億市場,市場空間大幅提升。根據近期上司公布的2016年財報,OFweek
節能環保網小編陸續整理各個環保公司的業績情況,今天我們先來看看高能環境、瀚藍環境和雪浪環境的發展現狀及未來展望。
高能環境
2016年高能環境實現營業收入156,462.29萬元,較2015年同期增長53.63%;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48.14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09%;每股收益0.484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每股收益為0.483元。2016年總資產為443,183.23 萬元,較期初增長35.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為197,045.83萬元,較期初增長8.55%。
翻看高能環境近五年的財報發現,經過三年利潤的低谷,2016年高能環境實現營收與利潤雙豐收,營收較2012年增長了將近1.5倍。高能環境表示,2016年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一方面工程承包類項目在2016年完工量增加,確認收入有所增加;另一方面是2016年公司投資并購子公司,并表范圍收入增加。
現狀
高能環境財報顯示,在城市環境板塊,2016年實現收入42,204.03萬元,同比增長28.95%,呈平穩增長的態勢。垃圾處理領域,泗洪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特許經營項目進入全面建設階段,賀州市循環經濟環保產業園BOT(特許經營權)項目、和田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PPP項目手續進入實質審核階段,此外,2016年新承接了濮陽市靜脈產業園綜合垃圾處理PPP項目和岳陽市靜脈產業園PPP項目。污泥處置領域,西寧市污泥集中處置工程、邵陽市污
水處理廠污泥集中處置工程BOT項目進入項目實施階段;醫廢處置領域,桂林醫廢項目和賀州醫廢項目進入穩定運營階段。
高能環境在2016年在垃圾處理技術方面也有所加強,展開了生活垃圾生物干化預處理技術研究;老垃圾填埋場擴容技術與工程應用研究;生活垃圾焚燒廠履帶脫除二噁英復合裝置技術研究;生活垃圾焚燒廠飛灰處置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等等。
展望
作為最為傳統的市政公用事業,垃圾處理領域也改變了政府單一的投融資渠道,未來走向投資主體多元化和融資渠道多樣化的發展道路。
高能環境近幾年開始拓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運營服務業務,并已經取得6個焚燒發電項目訂單,合計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4000噸,未來隨著項目推進,將逐步進入建設期。
瀚藍環境
2016年瀚藍環境實現營業收入36.90億元,同比增長9.9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9億元,同比增長26.23%;基本每股收益0.66元,同比增長24.53%;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11.04%,同比增加1.23個百分點。
近五年來,瀚藍環境穩中發展,2016年營收較2012年翻了四倍,近五年凈利潤一直是穩步增長。
現狀
瀚藍環境是我國固廢處理領域少有的擁有全產業鏈的固廢處理企業,擁有包括從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到生活垃圾壓縮轉運、垃圾焚燒發電、污泥處理、餐廚垃圾處理、危廢處理全產業鏈,其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模近2萬噸/日,居全國前列,業務覆蓋全國18個城市,是藍色焚燒的倡導者及杰出代表者,2016年固廢處理業務收入132,779萬元,在營業總收入中占比提升至35.98%,同比增長32.57%,固廢處理業務已成為該公司盈利增長的核心動力。
瀚藍環境的固廢處理業務均采用特許經營的模式,通過與當地政府或市政管理部門簽訂 BOT 協議,在特許經營的范圍內提供相應服務。作為項目發起人,瀚藍環境出資成立項目子公司,并自主決定項目的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項目完工后項目子公司在特許期內(一般為25-30年)進行運營,通過向政府收取垃圾處理費和通過余熱發電售電來收回成本、實現盈利,特許期滿后項目將無償移交給當地政府。
2016年瀚藍環境生活垃圾處理量為384.96萬噸、轉運量為118.08萬噸,污泥處理量為12.07萬噸,飛灰處理量為4.40萬噸,垃圾填埋量為23.78萬噸。由于全國各省市經營同類垃圾處理的主體呈多樣性及爆發式增長,目前尚無此類處理量的權威統計數據,暫時無法統計該公司的市場占有情況。
2016年瀚藍環境以現金支付方式購買漳州中雁70%股權,從而獲得漳州南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特許經營權,使其鞏固和擴張福建地區的垃圾焚燒和固廢處理市場。
2016年,瀚藍環境以現金和增資方式受讓哈爾濱天人瑞和70%股權、牡丹江瑞嘉環保90%股權,從而獲得哈爾濱、牡丹江餐廚垃圾處理項目特許經營權,本次收購將進一步鞏固其在固廢處理產業、特別是有機垃圾處理板塊的競爭優勢,將有利于實現全國性的固廢處理業務擴張及餐廚等有機垃圾處理項目,符合“十三五”戰略發展需要。
展望
在生態文明理論指導下,固廢產業進入效果時代。2016年,國家密集出臺了一批與固廢處理相關的政策,包括《“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征求意見稿)》、四部委《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等,將促進固廢處理項目提速。根據環保部規劃院測算,預計“十三五”期間環保投入將增加至7.5萬億元左右,其中固廢處理行業投資區間在4.25-5.10萬億元之間。 未來,固廢處理企業的橫向擴張仍將持續,同時逐步向上下游環節延伸業務,打造固廢處理全產業鏈,行業強者愈強的局面將逐步形成。
另一方面,隨著環保要求趨嚴、政府監管力度不斷加強、社會壓力和公眾關注加大,固廢行業發展空間在不斷擴張的同時,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倒逼壓力。固廢行業呈現大市場、大生態、大資本的新趨勢,同時也面臨競爭白熱化、商業模式重構、與資本對接、擺脫固廢產業末端定位等問題。市場進入競爭激烈的群雄爭霸時期,行業內部并購與整合案例不斷增加。
瀚藍環境2017年目標營業收入為40億元,成本費用率控制在85%以下。瀚藍環境在固廢處理方面發展比較成熟,其全資子公司瀚藍固廢與凱程環保簽訂收購威辰環境70%股權的框架協議,如項目順利實施(危廢處理規模22萬噸/年),將擴大其在工業固廢和危險廢棄物處理領域規模。
雪浪環境
2016年雪浪環境實現營業收入696,323,053.76元,同比上漲20.15%;實現利潤總額133,481,827.59元,同比上漲58.73%;歸屬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88,707,252.26元,同比上漲56.84%。
翻看近五年的財報發現,與高能環境、瀚藍環境相比,雪浪環境的營收與凈利潤變化處于中等波動,在2013年和2014年利潤下滑后,2015年經過調整策略能夠迅速恢復,2016年利潤增長的幅度比較大。
現狀
2016年雪浪環境固廢處理業務收入481,373,274.23元,占公司營收的69.13%,同比增長40.07%。同時也獲得了江蘇省民營科技企業、危廢處理綜合實力領導企業綠英獎等榮譽,成為第一批符合《環保裝備制造行業(大氣治理)規范條件》的八家企業之一,垃圾焚燒煙氣
凈化超低排放系統獲得《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
展望
雪浪環境表示,2017年將立足于公司現有的基礎,充分利用國家環保政策的支持,發揮公司自身優勢,提升技術水平,提高綜合競爭力,提升品牌知名度,多種措施籌措資金,開拓市場,緊跟項目,牢牢立足細分行業的龍頭地位;加快和深入研究危廢處置行業情況,多層次多渠道了解危廢處置行業業務情況;結合自身實力,優先考慮在長三角地區進行外延式發展。
受惠于國家節能環保政策,從高能環境、瀚藍環境和雪浪環境2016年的業績情況來看,三家企業的營收與凈利潤都實現的增長,由此可見,2016年固廢處理市場整體發展良好,未來固廢市場潛力巨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