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經濟和信息化委近日將《2017年廣東省節能監察工作計劃》印發,確定了2017年廣東省節能監察計劃。全文如下: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印發2017年廣東省節能監察計劃的通知
粵經信節能函〔2017〕29號
各地級以上市經濟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廣州市、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佛山市順德區經濟和科技促進局,省市節能監察機構:
現將《2017年廣東省節能監察計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遇到問題請及時向我委(節能與循環經濟處)反映。
廣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
2017年2月17日
2017年廣東省節能監察工作計劃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廣東省節約能源條例》、《節能監察辦法》(國家發展改革委2016年第33號令)等節能法律法規,依法推動各項節能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特制定本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國家《“十三五”節能減排綜合工作方案》(國發〔2017〕74號)、《廣東省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粵發改資環〔2017〕76號)等政策文件為指導,圍繞我省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強化節能監察規范化、標準化建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發揮省、市、企業三級能源管理中心平臺作用,采用網上書面監察和現場監察相結合的方式,不斷提高監察效能。以水泥、鋼鐵行業階梯電價政策,以及電機、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執行情況為重點,通過省市聯動、部門互動等方式,拓寬監察范圍、提升監察能力。強化節能監察結果運用,通過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等價格手段,推動企業提高能效水平,促進全省節能降耗工作取得新成效。
二、基本原則
(一)突出重點,抓實抓細。重點開展水泥、鋼鐵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執行情況、淘汰落后電機和變壓器使用情況、重點行業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等專項監察工作,抓好電機能效財政補貼項目專項核查,增加非工業領域節能監察內容。加強書面監察,擴大監察覆蓋面。
(二)省市聯動,形成合力。發揮省節能監察中心(以下簡稱“省中心”)統籌指導和示范帶頭作用,強化對地市節能監察工作的業務指導和交流溝通,堅持省市縣聯動,開展異地協助執法,整合優勢資源,形成監管合力。
(三)規范程序,依法監察。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開展節能監察,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的用能單位依法發出監察文書,限期整改。規范執法程序,統一執法尺度,嚴明執法紀律,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四)加強跟蹤,強化結果應用。加強對監察結果落實的督促跟蹤,對不按要求整改的違法用能單位,堅決依法處罰。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作用,及時公布節能監察情況,對違法單位和行為予以公開曝光,并通報相關部門。
三、總體目標
全省完成1000家(含國家重大工業節能專項監察任務)用能單位的現場監察任務,其中省中心完成100家。
四、主要任務
(一)2016年違規企業整改落實情況專項復查。
對2016年專項監察中發現存在能耗超標和不合理用能等行為的企業進行跟蹤處理,對下發的限期整改通知書、意見書、建議書的落實整改情況進行督查。組織監察人員對整改材料進行審核,對未按時提交整改報告和未達到整改要求的企業開展現場復查。根據復查情況,對不按要求整改的違法用能單位,依法進行處罰。
(二)日常節能監察。
1.監察對象:省重點用能單位。
2.監察內容:一是工業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能源管理崗位設立、能源管理負責人任用、能源計量管理制度建立、能源計量器具配備、能源消費統計和能源利用狀況分析制度的建立執行、節能規劃編制、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審查制度執行情況、淘汰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以及落后工藝等情況;二是非工業企業。能源管理機構設立及能源管理負責人聘任、節能管理制度建立及落實節能措施、節能規劃編制、年度節能計劃制訂、能源利用狀況報告上報等。重點檢查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如實上報情況、節能規劃編制等情況。
3.計劃任務:采取書面和現場監察相結合方式,書面監察不少于200家,現場監察不少于300家。省中心以省監管企業為主,全年完成不少于書面監察和現場監察企業各不少于10家;各地市(縣)節能監察機構以本地區非省監管企業為主,完成不少于290家用能單位的現場節能監察。
4.結果處理。對存在違反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的,依法下達責令改正指令書。對無正當理由拒不落實整改要求或整改沒有達到要求的,堅決依法予以處罰。
(三)水泥行業階梯電價政策執行情況專項核查。
1.核查對象。全省所有水泥企業,包括熟料和粉磨站企業。
2.核查內容。按照《關于運用價格手段促進水泥行業產業結構調整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880號)、《關于水泥企業用電實行階梯電價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75號)和《關于協助第三方機構做好全省水泥生產企業電耗核查工作的通知》(粵經信節能函〔2016〕176號)要求,對水泥企業落實階梯電價政策情況進行核查?,F場檢查水泥企業基礎情況數據,水泥產量、耗電量和綜合能源消費,執行《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16780-2012)情況,節能管理統計制度等,重點核查水泥產量及耗電量。
3.計劃任務。對全省約169家水泥企業進行現場核查,其中省中心完成47家現場核查任務,其余4家核查機構完成122家現場核查任務。
4.結果處理。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對水泥熟料及粉磨企業實施基于可比熟料(水泥)綜合電耗水平的階梯電價政策。
(四)鋼鐵行業能耗限額及階梯電價政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
1.監察對象。對涉及能耗限額標準的鋼鐵行業企業開展現場監察。
2.監察內容。一是對2016年鋼鐵行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水平和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進行監察;二是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運用價格手段促進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發改價格〔2016〕2803號)要求,對鋼鐵企業推行階梯電價政策情況進行監察,現場檢查鋼鐵企業基礎情況數據,粗鋼產量,燒結、球團、高爐、轉爐工序產量和能耗,執行《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GB21256-2013)情況,節能管理措施情況等。
3.計劃任務。對全省約20家鋼鐵企業進行現場監察,其中省中心完成不少于10家現場監察任務。
4.結果處理。對超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在限期內經治理仍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依法予以處罰;嚴格按照有關文件要求,對鋼鐵企業實行基于粗鋼生產主要工序單位產品能耗水平的階梯電價政策。
(五)重點行業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專項監察
1.監察對象。對涉及國家能耗限額標準和省能耗限額的企業開展現場監察,以平板玻璃等產能過剩的高耗能行業為主。
2.監察內容。全面核查2016年平板玻璃行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水平和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選擇合成氨、燒堿、陶瓷等行業企業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執行情況進行專項監察。
3.計劃任務。采取書面和現場監察相結合方式,書面監察不少于50家,全省現場監察完成150家左右。
4.結果處理。對超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責令限期治理,逾期不治理或者在限期內經治理仍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依法予以處罰,或列入淘汰落后產能年度任務加快淘汰。對存在節能管理制度不健全等問題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不按要求整改或者整改沒有達到要求的,實施差別電價、懲罰性電價政策,依法對違規行為予以處罰。
(六)淘汰落后電機、變壓器專項監察。
1.監察對象。電機生產企業和年電耗300萬千瓦時以上(含)的工業企業。
2.監察內容。按照《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第一、二、三、四批)和《在用低效電機淘汰路線圖》要求,對電機生產和使用企業實施專項監察。一是會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有關部門全面核查電機生產企業,依法督促企業停止生產達不到強制性能效標準限定值的落后電機。二是重點對2016年專項監察未覆蓋的企業電機使用情況進行監察,督促企業淘汰落后電機;按照《關于印發配電變壓器能效提升計劃(2015-2017年)的通知》(工信部聯節〔2015〕269號)要求淘汰高耗能配電變壓器情況。
3.計劃任務。采取書面和現場監察相結合方式,書面監察不少于100家,現場監察不少于180家。省中心現場監察工作與電機能效資金補貼項目專項核查工作結合進行,以電機能效資金補貼項目所在企業為主要對象,完成不少于20家企業現場監察;各地市(縣)節能監察機構以工業企業為主,完成不少于160家企業現場監察。
4.結果處理。對在現場監察中發現生產低于強制性能效標準限定值電機、未按要求淘汰低效電機、高耗能變壓器的單位責令限期整改,對整改未達到要求的,堅決依法予以處罰,并將相關情況向社會公布,納入社會信用體系記錄。對無法提供基本信息材料的在用電機、變壓器,視同屬于淘汰低效電機、高耗能變壓器。
(七)工業
鍋爐能效提升專項監察。
按照《關于印發高效
節能環保工業鍋爐產業化實施方案的通知》(工信廳節函〔2016〕492號)和《關于印發燃煤鍋爐節能環保綜合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發改環資〔2014〕2451號)要求,對鍋爐生產和使用企業實施專項監察。一是會同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等有關部門全面核查鍋爐生產企業,依法督促企業停止生產落后低效鍋爐。二是對2016年專項監察未覆蓋的重點用能工業企業鍋爐使用情況進行核查,核實落后鍋爐淘汰任務完成情況,以《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淘汰目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部分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指導目錄》為依據,檢查工業企業是否存在列入上述目錄的落后工業鍋爐和熱網
泵閥產品,全省完成20家左右。
(八)電機能效提升補貼項目專項核查。
以電機能效補貼項目單位為核查對象,省中心對40個補貼項目開展抽查?,F場檢查項目真實性、是否符合補貼條件和范圍、資金使用情況、節能節電效果,同時對企業淘汰落后電機、高耗能配電變壓器的情況進行現場監察。
(九)公共機構節能專項監察。
以大、中型及開展能源審計、創建節水型單位的公共機構為重點,會同公共機構節能主管部門開展公共機構節能專項監察,監察內容包括節能管理制度及能源管理負責人聘任、能源消費狀況報告報送、能源統計與計量、車輛管理、節能辦公產品采購、節能工作負責制、節水工作、
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重點用能部位管理和廢舊商品回收利用等。省中心完成16家左右,各地市(縣)節能監察機構完成100家以上。
(十)建筑領域節能專項監察。
以列入重點用能單位的賓館飯店、商貿企業為主要監察對象,會同建筑領域節能主管部門開展建筑領域節能專項監察,檢查室內空調溫度控制、空調系統節能運行管理、景觀照明、節能技改情況等,全省完成25家左右。
(十一)交通領域節能專項監察。
以交通領域企業為監察對象,會同交通領域節能主管部門開展交通領域節能專項監察,檢查能源管理機構設立及能源管理負責人聘任、能源計量與統計、能源利用狀況報告如實上報以及交通營運車船執行燃料消費限值標準情況等,全省完成25家左右。
五、工作要求
(一)各地市節能監察機構于2017年2月26日之前將2017年節能監察工作計劃及監察企業具體名單(附表2)報省中心。
(二)各地市節能監察機構于2017年10月31日之前將全年監察工作完成情況和相關建議,以及對發出監察整改文書的跟蹤落實情況(附表3)報省中心。各地市節能監察工作完成情況繼續納入省對各市政府節能目標責任考核范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