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國許多城市霧霾嚴重,大氣中PM2.5超標,成了困擾國人的一大心病。治理霧霾究竟有何良策?我認為,應該兩手抓,一手抓治標,控制PM2.5的生成,如采取關停并轉污染企業,煤改氣、煤改電,控制汽車數量,控制揚塵等眾多舉措;一手抓治本,將已生成的PM2.5吸納降解。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我認為大面積實施屋頂綠化,提高城市生態自凈力,可以達到治理城市霧霾的新高度。
在多年的屋頂綠化技術和產品研發實踐中,我獲得這樣一個啟示,即城市環境問題是一個矛與盾的問題。城市本身有著巨大的污染源,即汽車尾氣、工業污染、生活垃圾,建筑能耗、熱島效應等,這個污染之矛已在傷害我們的城市,威脅著我們的健康。而植物是抵御城市污染的盾,開發強大的植物源來阻擊污染源才能實現城市的生態平衡。
記得習總書記在今年初說過,綠化只搞奇花異草是不可持續的,要走一條符合國情、地情的綠化之路。我覺得我們多年來研發成功的屋頂綠化產品——綠地貼正是一款符合我國國情、民情的創新產品。它是利用屋頂野草,根據創可貼原理研發而成的,遵循道法自然、無為而治的生態自平衡理念,低成本、高效益、可循環地解決屋頂隔熱、城市熱島效應、凈化雨水和空氣以及城市內澇等問題,且具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
我們研發的屋頂綠化成套技術和產品已經通過專家鑒定。它在節能減排方面所具有的自助式特點以及大量應用的自然生態景觀平衡技術,已在江西、四川、廣東、廣西、福建、海南等省的城市屋頂綠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和應用。
令人遺憾的是,我們這款綠色產品雖然得到了客戶的認可與推薦,但在大規模推廣的過程中仍然面臨不少困難。
首先,我國在屋頂綠化方面缺乏明晰的法律法規,沒有明確開發商屋頂綠化的責任。而在屋頂綠化覆蓋率達到80%的德國,屋頂綠化被視為一種義務,開發商被政府強制進行屋頂綠化,否則規劃無法通過審批,這不失為可借鑒的模式。不少地方政府雖已出臺政策鼓勵居民進行屋頂綠化,但從全國范圍看則是“九龍治水”,標準不一,不利于屋頂綠化的推廣和普及。
其次,社會對屋頂綠化的認知不足。在這方面,政府的引導作用十分重要。政府有必要在國家機關、醫院、博物館等公共建筑中率先實施好屋頂綠化,從而帶動全城投入屋頂綠化的鋪開工作中。
最后,加大對屋頂綠化的補貼政策也有利于提高企業與市民的積極性。通過稅收優惠、資金補償等方式,動員大家參與到屋頂綠化的發展中來,這一方式已在多個發達國家被證明有較強的激勵作用。屋頂綠化行業也應改變觀念,開發和推廣適合我國國情、地情,能使大眾廣泛參與,得到最大范圍群眾支持的屋頂綠化技術產品,這樣才能實現屋頂綠化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