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晟環保氨法脫硫:焦化行業煙氣特點及治理技術
介紹一下焦化行業。2015年,焦化行業SO2 排放量為17.7 萬噸,NOx 為63.8 萬噸。110萬噸/年焦爐煙氣量約為30萬Nm3/h;
我國很多行業都在實行超低排放,現在排放標準不起作用了。我國焦化行業幾乎是全不達標,不管是獨立的焦化還是鋼鐵企業聯合焦化普遍都不達標。焦化行業排放標準非常低,SO2 50,特別排放30。歐盟國家200—500,因為國外焦化聯合化工行業,焦爐熱量用的是焦爐煤氣或高爐煤氣,如果高密集型,主要是一氧化碳氣體,燃燒溫度低,所以普遍小于兩三百,如果是焦爐煤氣最高不到七八百,所以國外是500,因此鼓勵利用高爐煤氣做焦爐。但是我國不能達到,定的50,誰也達不到,氮氧化物排放很高,都達到了1000。煉焦化學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放濃度限值是150,從1000降到150按照常規的SCR也達不到。焦爐行業最近和中鐵合作,準備在煤氣焦化做一個150萬噸的焦化廠計劃。大家比較公認的兩種工藝,一種是低溫SCR,高效脫硫加SCR,這個裝備據說不錯,但是有一個巨大的問題,脫硫成本很大。23萬平方米功放氣量投資估算超過5000萬,所以經濟性有優化空間。焦爐煙氣脫硫脫硝技術有氨法脫硫+除塵+低溫SCR技術和活性炭脫硫脫硝技術。因為需要特別高的脫硫效率,低溫SCR解決不了硫的問題,一般忽視小于10個PPM,效率會下降,耐存會提高,所以前面不管有多少都要排放小于30。任何一種技術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活性炭脫硫脫硝技術優點更多是體現吸附能力,如果單獨只有一個優點,經濟性肯定令人置疑,因為用完了以后可以資源化利用。現在有一個誤區,很多人認為活性炭脫硫效率只有30%,主要是因為噴氨的時機不對。活性炭的技術有三個比較關鍵,一個是SO2和一氧化碳的技術吸附,因為SO2存在直接把一氧化碳吸附抑制,而氨的吸附比SO2還要多。第二是SO2和氨的反應生出了鹽。
雖然煙氣脫硫脫硝技術在火電行業較為成熟,但焦化行業的現場工況與火電行業相差很大。照搬火電行業脫硫脫硝技術肯定行不通。
在煉焦生產中會產生大量的剩余氨水,這些剩余氨水經過除油等工藝后可得到濃度較高的氨水。所以在焦化企業,采用氨法脫硫脫硝可以做到就地取材,減少運行成本。
在脫硝方面,目前,選擇性催化還原(SCR)技術目前是氮氧化物減速排的主流技術,但SCR脫硝技術存在一個煙氣溫度問題,它要求煙氣溫度普遍在350℃以上才能完成催化還原反應。而目前焦爐煙氣溫度普遍在250℃~300℃之間,所以開發低溫SCR法技術是當務之急。
另外,在焦化行業推進脫硫脫硝主要受制于成本的影響。投資一套脫硫脫硝裝置,僅設備投資就要1500~2000多萬元。每年運行費用還行400~500萬元,如此成本壓力對目前尚不景氣的焦化企業來講,不能說不是一筆大賬。
面對日益嚴厲的政策標準和日益迫近的政策期限,不少焦化企業的實踐已證明,氨法脫硫脫硝加余熱回收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按100萬噸焦爐產能分析,如果單純搞脫硫脫硝,在國家沒有出臺相應優惠政策前,單純設備投資1500萬元以上,每年運行費用500~700萬元。但如同時上了余熱回收裝置,一年后即可回收余熱回收投資,最多3年后可收回全部投資。這樣焦化企業脫硫脫硝就有積極性了。
明晟環保憑借幾十年的化工經驗,以實體工業求發展,以低碳經濟、變廢為寶為理念,從根本上解決了高耗能和二次污染問題,使超低排放科技化、系統化。
明晟環保愿與社會各界聯合起來,共負社會和歷史的責任,推進人類文明的進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